贵州高考填报志愿规则如下:
-
填报时间:贵州省实行网上填报志愿,填报时间为6月28日00:00至7月2日18:00。高考录取所有科类、所有批次志愿均须在此期间进行网上填报。
-
填报方式:考生通过贵州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考生综合信息平台(http://gkks.eaagz.org.cn)填报本科和高职(专科)批次志愿。
-
志愿设置
- 院校志愿:以“1个院校+6个专业(类)”为1个志愿,并设置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
- 专业(类)平行志愿:以“1个专业(类)+1个院校”为1个志愿,不设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
-
投档规则
- 分数优先:在检索考生填报的“专业(类)+院校”志愿前,先将所有考生分别按首选科目物理类和历史类从高分到低分排序。
- 遵循志愿:检索时按考生所填报的“专业(类)+院校”志愿顺序依次进行。
- 一轮投档:考生所填报的志愿只进行一轮投档,若因所填报专业(类)的缺额计划而未被投档,或投档后由于客观原因不符合院校录取要求而被退档,只能参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的投档检索。
-
批次设置
- 普通类:设置本科提前批、本科批、高职(专科)提前批、高职(专科)批四个批次。
- 本科提前批:分为A段、B段和C段。A段包括有政治考核(考察)、面试、体检(军检)、体能测评(试)等特殊要求的军队、公安、司法院校本科专业,设置1个院校志愿;强基计划、香港高校自主招生、飞行技术招生、综合评价招生、少年班、保送生、运动训练单独招生、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单独招生、残疾考生单考单招、应急消防单独招生、职教师资单独招生等按照相关规定投档录取。B段包括高水平运动队、高校专项计划、航海类等艰苦专业、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小语种、定向就业以及其他按教育部规定可纳入提前批次录取的本科招生专业,设置1个院校志愿。C段包括国家公费师范生、优师计划、免费医学生等本科专业,设置60个专业(类)平行志愿。
- 本科批:除本科提前批以外的其他本科招生专业(含预科、民族班、国家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设置96个专业(类)平行志愿。
- 高职(专科)提前批:包括有政治考核(考察)、面试、体检(军检)、体能测评(试)等特殊要求的及其他按教育部规定可纳入提前批次录取的高职(专科)招生专业,设置1个院校志愿。
- 高职(专科)批:除高职(专科)提前批以外的其他高职(专科)招生专业,设置96个专业(类)平行志愿。
- 艺术类:设置本科批、高职(专科)批2个批次。本科批分为A段和B段。A段为少数经批准组织校考的艺术类本科招生专业、使用戏曲类省际联考成绩的本科招生专业,设置1个院校志愿;B段为包括使用我省省级统考成绩作为专业成绩的艺术类本科招生专业,设置60个专业(类)平行志愿。高职(专科)批设置60个专业(类)平行志愿。
- 体育类:设置本科批、高职(专科)批2个批次。本科批设置60个专业(类)平行志愿;高职(专科)批设置60个专业(类)平行志愿。
- 普通类:设置本科提前批、本科批、高职(专科)提前批、高职(专科)批四个批次。
-
注意事项
- 考生填报志愿时要认真阅读《贵州省深化高考加分改革实施办法》,了解政策照顾加分的类别和具体要求。
- 考生应妥善保管登录密码等个人信息,因考生本人疏漏或失误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责任。
- 考生要仔细阅读各高校的招生章程,了解专业的录取要求、招生计划等信息,避免盲目填报。
贵州高考填报志愿规则涉及多个方面,考生需全面了解并谨慎操作,以确保顺利填报志愿,实现升学目标。
贵州高考填报志愿的时间和方式
贵州省高考志愿填报的时间和方式如下:
填报时间
-
2024年:6月28日00:00至7月2日18:00。
-
2025年:预计于6月28日开始,具体安排尚未公布。
填报方式
-
网上填报:考生需登录贵州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考生综合信息平台(http://gkks.eaagz.org.cn)进行志愿填报。
-
手机端填报:考生也可以通过手机端登录“贵州招考”APP进行志愿填报。
总的来说,贵州省高考志愿填报采用网上填报方式,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指定平台进行操作。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考生来说,及时关注教育部门发布的官方信息,了解志愿填报的具体政策和要求,是顺利填报志愿的关键。
贵州高考志愿设置和投档规则
贵州高考的志愿设置和投档规则如下:
志愿设置
-
批次设置:
- 普通类:设置为本科提前批、本科批、高职(专科)提前批、高职(专科)批四个批次。其中,本科提前批分为A段、B段和C段。
- 艺术类:设置为本科批、高职(专科)批2个批次。本科批分为A段和B段。
- 体育类:设置为本科批、高职(专科)批2个批次。
-
志愿数量:
- 院校顺序志愿:以“1个院校+6个专业(类)”为1个志愿,并设置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
- 专业(类)平行志愿:以“1个专业(类)+1个院校”为1个志愿,不设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普通类本科批设置96个专业(类)平行志愿;本科提前批C段设置60个专业(类)平行志愿;高职(专科)提前批设置1个院校志愿,高职(专科)批设置96个专业(类)平行志愿。
投档规则
-
普通类:
- 本科提前批:依据“志愿优先、遵循分数”的原则,按照考生投档排序位次和高校确定的投档比例进行投档。
- 本科批、高职(专科)提前批、高职(专科)批:依据“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的原则,按照考生投档排序位次和高校确定的投档比例进行投档。
-
艺术类:
- 本科批A段:少数经批准组织校考的艺术类本科招生专业、使用戏曲类省际联考成绩的本科招生专业,在高考总成绩、省级统考成绩及校考成绩均合格的生源中,按照考生志愿和院校要求投档。
- 本科批B段:包括使用我省省级统考成绩作为专业成绩的艺术类本科招生专业,在考生高考总成绩、省级统考成绩分别达到我省当年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前提下,按考生综合成绩排序确定位次,以此确定投档位次。
- 高职(专科)批:包括使用我省省级统考成绩作为专业成绩的艺术类高职(专科)招生专业,在考生高考总成绩、省级统考成绩分别达到我省当年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前提下,按考生综合成绩排序确定位次,以此确定投档位次。
-
体育类:
- 本科批:在考生高考总成绩、专业省级统考成绩分别达到我省当年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前提下,按考生综合成绩排序确定位次,以此确定投档位次。
- 高职(专科)批:在考生高考总成绩、专业省级统考成绩分别达到我省当年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前提下,按考生综合成绩排序确定位次,以此确定投档位次。
贵州高考的志愿设置和投档规则旨在确保招生过程的公平性和透明度,同时给予考生更多的选择权和机会。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需要仔细了解相关规则,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进行合理选择。
贵州高考批次设置和特殊类招生
贵州省高考的批次设置和特殊类招生情况如下:
批次设置
-
普通类:
- 本科提前批:分为A段、B段和C段。A段包括有政治考核(考察)、面试、体检(军检)、体能测评(试)等特殊要求的军队、公安、司法院校本科专业;B段包括高水平运动队、高校专项计划、航海类等艰苦专业、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小语种、定向就业以及其他按教育部规定可纳入提前批次录取的本科招生专业;C段包括国家公费师范生、优师计划、免费医学生等本科专业。
- 本科批:除本科提前批以外的其他本科招生专业(含预科、民族班、国家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
- 高职(专科)提前批:包括有政治考核(考察)、面试、体检(军检)、体能测评(试)等特殊要求的及其他按教育部规定可纳入提前批次录取的高职(专科)招生专业。
- 高职(专科)批:除高职(专科)提前批以外的其他高职(专科)招生专业。
-
艺术类:
- 本科批:分为A段和B段。A段为少数经批准组织校考的艺术类本科招生专业、使用戏曲类省际联考成绩的本科招生专业;B段为使用我省省级统考成绩作为专业成绩的艺术类本科招生专业。
- 高职(专科)批:使用我省省级统考成绩作为专业成绩的艺术类高职(专科)招生专业。
-
体育类:
- 本科批:实行平行志愿投档。
- 高职(专科)批:实行平行志愿投档。
特殊类招生
-
强基计划:
- 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 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
- 对于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按照高考成绩和高校考核成绩合成的综合成绩择优录取,其中,高考成绩占比不得低于85%。
-
高水平运动队:
- 2024年起,高水平运动队考生文化考试成绩全部使用全国统一高考文化课考试成绩,专业测试全部纳入全国统考,由体育总局牵头组织实施,高校不再组织相关校考。
- 报考高水平运动队的考生,其高考文化成绩应达到贵州省划定的特殊类型招生录取控制分数线。
- 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计划严格控制在本校上一年度本科招生计划的1%以内。
-
保送生:
- 外国语中学推荐保送生入围名单须报省招生考试院审核公示,未经公示或公示期间有举报并查实的,不得办理录取手续。
- 符合保送生资格的考生,只能填报“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外交学院、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的一所院校。
- 已被保送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后续各批次高考志愿填报和录取。
贵州省高考的批次设置涵盖了普通类、艺术类和体育类等多个类别,每个类别下又细分了不同的批次。同时,特殊类招生如强基计划、高水平运动队和保送生等也为具有特定才能或条件的考生提供了更多的升学机会。
贵州高考填报志愿的注意事项
贵州省高考加分政策主要遵循《贵州省深化高考加分改革实施办法》,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注意事项:
-
全国性加分项目
- 烈士子女:加20分。
- 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及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及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加20分。
- 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加10分。
- 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含台湾户籍考生):加5分。
- 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区域分为三类,加分分值逐步降低。一类区域(如贵阳市云岩区等)自2024年起取消该项目加分;二类区域(如贵阳市清镇市等)2024-2025年符合“三统一”条件的加5分,2026年起取消;三类区域(如黔东南州等)2024-2025年符合“三统一”条件的加10分,2026年起加5分。
-
地方性加分项目
- 农村人口的独生子女户女孩考生和二女结扎户考生:2016年1月1日之前出生,在我省农村连续居住五年及以上的,加5分;2016年1月1日(含)之后出生的,不再享受该项目加分。
- 被省人民政府授予“见义勇为英雄”或者“见义勇为模范”称号的人员或其子女考生:2022-2023年参加高考的,加5分;2024年起取消该项目加分。
- 被市州、县级人民政府授予“见义勇为模范”或者“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的人员或其子女考生:2022-2023年参加高考的,加2分;2024年起取消该项目加分。
-
申报与审核
- 考生须填写高考考生加分资格审核表进行申报,未按规定申报的考生不享受加分和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等专项政策。
- 省教育厅、省民宗委、省公安厅等部门按照“归口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审核、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明确考生加分资格审核中的主体责任、工作流程、审核规则等,严格落实加分考生资格公示机制,规范考生信息公示的内容、程序、时间等要求,严肃查处高考加分中的弄虚作假行为。
-
其他注意事项
- 全国性加分项目可面向所有高校投档时使用,地方性加分项目只面向贵州省所属高校投档时使用,均不得用于不安排分省专业招生计划的招生项目。
- 符合多项高考加分项目的考生,加分分值不累加,取其中最高分值。
- 外来人员随迁子女考生符合贵州省高考报名条件,在贵州省参加高考的,可按本办法及高考考生加分资格审核相关规定申报高考加分。
总的来说,贵州省高考加分政策涉及多个方面,考生和家长需仔细了解并准确申报,以确保能够顺利享受相关政策带来的优惠。同时,也需关注政策的动态调整,以便及时做出相应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