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靠人力资源师的法律责任主要涉及以下三方面,需结合具体情形承担行政、民事及刑事责任:
一、行政责任
-
行政处罚
- 挂靠行为属于规避行政审查的违法行为,行政机关可对挂靠双方处以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或吊销资质证书等处罚。
- 若未在整改期限内(如2025年3月27日前)完善材料或拒不配合核查,将面临行政处罚。
-
资质限制
- 挂靠人员可能被限制办理注销、变更或重新注册业务,关联企业可能被限制资质增项、升级及动态核查整改。
二、民事责任
-
合同无效风险
- 挂靠合同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及损害公共利益,可能被认定为无效合同,已收取费用需部分或全部退还。
-
连带赔偿责任
- 挂靠期间发生工伤等事故时,被挂靠单位需承担工伤保险责任;若因挂靠行为导致第三方损失(如拖欠供应商款项),挂靠双方需连带承担民事赔偿。
三、刑事责任
-
非法经营罪
- 若挂靠行为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如伪造资质骗取项目),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面临刑事处罚。
-
欺诈罪
- 通过虚构劳动关系骗取社保待遇的,除退回骗取金额外,还可能被处骗取金额2-5倍罚款,情节严重者涉及刑事责任。
其他风险提示
- 挂靠人员可能被撤销注册资格,企业可能被列入“黑名单”;
-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不得挂靠,必须依法独立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