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部分援疆援藏个人事迹的简述:
-
王燕(援藏):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医院产科副主任医师,2022年主动请缨加入第十批援藏队伍,赴阿里地区开展为期3年的医疗援助。她克服高寒缺氧等困难,顶着严重高原反应投入工作,节假日期间仍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2025年1月西藏日喀则地震后,她主动请缨归队参与救援,展现了医者仁心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
曹入梅(援藏):邯郸市妇幼保健院儿童重症医学科副主任,2022年作为河北省第十批援藏干部赴阿里地区。她扎根高原两年半,累计完成儿童入托体检1600余人次、新生儿建卡1500余人次,并定期赴偏远乡镇开展义诊和健康宣教,将优质医疗资源带到基层。
-
张振翼(援疆):邯郸市中心医院外科主任医师,2023年任新疆和静县人民医院院长。他主导成立肿瘤科门诊,开展经皮肺肿物穿刺等技术,填补当地肿瘤诊疗空白;建立恶性肿瘤多学科诊疗模式(MDT),成功实施高难度手术,并搭建“柔性援疆”机制培养本土医疗队。
-
冯敏(援疆):岭南师范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2025年作为第二批援疆支教队员赴新疆。她克服气候干燥、语言障碍等困难,创新教学方法,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用爱心和耐心提升学生汉语水平,展现了青年学子的责任担当。
-
牛艳红(援疆):中山大学口腔医学硕士,2024年主动请缨赴新疆图木舒克市总医院任口腔科主任。他开设周末专家门诊,主刀完成多例复杂手术,组织科室业务学习,并兼任学校卫生健康副校长,开展口腔健康讲座,将“广东温度”融入边疆医疗。
-
刘建峰、潘光彬等(援疆援藏教师):肇庆市多名教师获“广东最美援疆教师”“优秀援藏教师”称号。刘建峰通过“青蓝工程”培养当地教师,推动高效课堂建设;潘光彬创新教学方法,组织学生研学活动;刘楚林、劳志郁等教师克服高原反应,推动定向运动等特色教育项目,助力边疆教育发展。
这些援疆援藏干部和教师以专业能力、奉献精神和家国情怀,在医疗、教育等领域为边疆发展贡献力量,生动诠释了“缺氧不缺精神”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