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局作为地方政府经济管理部门,日常工作主要围绕工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产业规划与政策制定、行业监管四大核心职能展开,具体职责如下:
一、工业经济管理
- 经济运行监测
动态监测工业经济运行态势,分析企业产值、技改投资等数据,协调解决行业运行中的问题(如生产要素调配、产业链堵点),并发布预测预警信息。 - 应急与安全保障
承担工业经济应急管理、产业安全及国防动员工作,确保工业稳定运行,例如协调疫情防控期间企业生产保障。 - 技术改造与产业升级
推动淘汰落后产能、企业技术改造,培育特色产业集群,促进传统工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
二、信息化建设推进
- 信息化规划与融合
制定信息化发展规划,推动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应用,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两化融合)。 - 基础设施建设
协调通信管线、站点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布局。 - 数据安全与技术创新
负责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
三、产业政策与规划实施
- 政策制定与产业布局
拟定工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及产业政策,优化产业布局,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如生物医药、新材料)发展。 - 资源协调与项目服务
统筹重大项目跟踪服务,协调工业园区发展,推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固定资产投资。 - 绿色制造与节能降耗
推进工业节能、资源综合利用及清洁生产,开展节能监察,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四、行业监管与公共服务
- 行业管理
对电力、盐业、民用爆炸物品、无线电通讯等行业实施行政管理,规范市场秩序。 - 中小企业服务
制定中小企业扶持政策,搭建服务体系,提供融资、技术、市场拓展等支持。 - 质量与标准管理
指导行业质量管理和技术标准制定,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五、其他职能
- 跨部门协调:作为经济口综合部门,需与发改委、国资委等部门协作,参与安全生产、企业服务等专项工作。
- 企业综合服务:承担企业情况综合调研、培育大型骨干企业等任务,优化区域营商环境。
工信局工作兼具宏观规划与微观执行,需频繁对接企业及跨部门协作,适合具备政策分析、项目管理能力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