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各省退休养老金计发基数将根据当地社平工资、缴费年限、个人账户余额三大核心因素综合计算,其中经济发达地区基数普遍高于欠发达省份,具体表现为: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预计突破12000元/月,中西部省份多数集中在6000-8000元区间。
-
经济水平差异显著
东部沿海省份因社平工资较高,养老金基数领跑全国。例如广东、江苏等制造业大省,基数较2024年平均增长8%-10%;东北老工业基地受人口外流影响,增幅放缓至5%左右。 -
缴费年限权重提升
2025年起,缴费超30年者将享受阶梯式激励政策,每多缴1年基数上调1.5%-2%。例如河北、河南等劳动力输出大省,长期缴费的务工人员退休金可额外增加300-500元/月。 -
过渡性养老金并轨收尾
机关事业单位“中人”养老金全面按新基数核算,浙江、福建等地已完成系统切换,过渡期补贴逐步取消,最终与企业职工计发标准趋同。 -
省级调剂金平衡差距
中央统筹部分资金向养老金支付压力大的省份倾斜,如甘肃、青海等地区2025年调剂比例提高至15%,确保基数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0%。
建议退休前3年重点关注本省人社厅动态,及时核对缴费记录与预估基数。经济欠发达地区参保人员可考虑延长缴费至满35年,最大化养老金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