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高效复习计划

一、整体规划

  • 确定报考科目
    • 根据自己的时间多少选择报考科目,由于部分科目考试通过成绩可保留8年,课程量繁杂,所以可以自己合理安排每年每次报考的科目数。比如要报考4月份考试了,先看看自己现在到4月份的工作计划,空余时间是否多,如果多,就可以多报两科,如果这段时间比较忙碌,就报一两科稍微简单的科目。
  • 明确复习周期
    • 例如以4月到10月的时间来计划复习三门科目(假设为***思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语文),可以前四个月全面看书和背题时期,第五个月进行复习阶段,第六个月融会贯通。

二、时间管理

  • 利用碎片时间
    • 每天都有很多碎片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失,像等车、排队、走路、搭车的时间,可以用来背单词、打电话、温习功课等。重点是无论自己有多忙,都要把能够在碎片时间做的事情,提前准备好,以便空闲时,有计划地拿出来做。例如在出差途中,同事聊天读杂志时,可以回复电子邮件。
  • 分清轻重缓急
    • 每天早上列出最重要的三件事,并要求自己一定要当天做完。这三件事里最好有一件重要但不紧急的事,确保不会成为急事的奴隶,同时要学会拒绝紧急但不重要的事,为重要但不紧急的事腾出时间。
  • 列好任务优先级
    • 时间管理要找到自己的优先级,若颠倒顺序,被一堆琐事占满了时间,重要的事情就没有空位了。就像先放大石头,再放小石头和碎沙能全部装下,如果先放小石头和碎沙,大石头就放不下了。
  • 运用二八原则
    • 一天中只要20%的投入,就能产生80%的效率。可以用一天中20%最高效的时间,来处理最困难的任务和学习最需要思考的知识。

三、复习策略

  • 复习前准备
    • 看目录:拿到书以后,首先把本书的目录全看一遍,并且用树法写出来,明确全书有多少章,每一章的题目是什么。
    • 看大纲意义:看一下考试大纲里说的为什么要开这门课,例如***思想这门课,理解开这门课的重大意义以及对自学者的用处,提高对本课程的整体印象。
    • 初步精读章节:用三到四天的时间认真的把第一章看几遍,读几遍,写几遍(笔记式的写,理解般的写),这对于后续学习有极大的指导作用。
  • 全面复习阶段
    • 泛读:把整本教材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大致搞清楚该书的脉络和基本内容。
    • 精读:深入理解内容,关键地方作标记,不懂的地方先放一下(无承上启下作用的内容)。精看就像是把血肉填到骨架(目录)上。
    • 笔看:精看后就要笔看,地毯式的把该背该记的全部划下来,不理解的努力理解,该计算的赶紧掌握,并适当做点往年试卷。
    • 制定章节学习节奏:如果复习多门科目,如以三天一章,每天只学两门课的节奏进行。例如17章的课程用52天就可以完成全部章节的学习,在学习新章节的同时,对于已经学过的科目也要每天坚持看,多背选择题和多做真题。
  • 复习与巩固
    • 结合真题:熟悉教材上的知识点之后,要结合自考历年真题进行复习。刷真题有三个好处,一是熟悉自考题型;二是查漏补缺;三是从往年的试题中能判断出重点易考内容,熟悉试题的参考答案规范书写和答题思路。
    • 融会贯通:每本书中的各个章节有内在关系,要抓住这些关联点,把知识全方位地串联起来,也可以把不同科目之间的知识串联起来。先细看目录,分析各章节之间的联系,然后按章节翻看,弄清难易点各在何处及其大致比例,容易的理解就行,难的可以下一轮再看。

四、心理调适

  • 要理性对待考试,不要过于悲观,一次考试没过不意味着能力不行;也不要太过乐观,抱着裸考也能过的心态对待。努力复习,合理放松,多进行模拟考演练,多鼓励自己,克服紧张感和挫败感,因为心理因素对考试备考有着极大影响。
本文《自考高效复习计划》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148857.html

相关推荐

自考科目考试心态调整

自考科目考试心态调整的方法 增强自信心 考生要认识到自信心对获取好成绩的重要性,这就如同体育运动员需要良好的竞技状态才能在比赛中取得好名次一样。在进入考场之前,多想一些有利于获取好成绩的条件,例如“自己已经全面和系统地复习了”“考试就像平时测验,无非在这里多做几道题而已”等,尽量回忆和憧憬一些美好的事情,设法使大脑皮层产生兴奋中心,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 利用自我暗示语 自我暗示语具有强化作用

2025-02-03 资格考试

自考科目记忆辅助工具

自考科目记忆辅助工具 自考学习过程中,有效的记忆辅助工具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考试成绩。以下是一些推荐的记忆辅助工具及其特点: 推荐的记忆辅助工具 百词斩 特点 :打卡严格,形式多样,配图高清,支持组队背单词。 推荐理由 :提供单词记忆曲线和学霸笔记,有助于参考和借鉴。 网易有道词典 特点 :日常查阅不认识单词方便,中英翻译全面。 推荐理由 :界面简洁美观

2025-02-03 资格考试

自考科目知识点归纳方法

自考科目知识点归纳方法 依据大纲梳理 大纲明确了考试的知识点、题型、分值分布等重要信息,是复习的关键参考资料。其中新增的考点和知识点需重点关注,往往是考试重点所在。例如在复习自考的政治类科目时,若大纲有新增加的理论内容,就需着重学习理解这些部分内容。 按题型归纳 客观题知识点 选择题、填空题这类客观题覆盖知识面较广。对于单选题,在复习时要全面考虑题目所包含的知识点、相互关系和可能出现的变型题

2025-02-03 资格考试

自考科目复习时间管理

一、整体规划 制定学习计划 :明确学习目标和截止日期,如考试时间、完成课程的时间等,再根据目标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涵盖每天、每周和每月的学习内容与进度。例如,计划好4月份考试前的复习安排,根据这段时间的工作忙碌程度确定报考科目数量,如果工作较闲可多报两科,忙碌则报一两科简单科目。对于在职考生,需综合考虑上班、休息时间的差异以及自身基础来安排不同科目复习顺序,保证每天学习状态且确保学习高效率

2025-02-03 资格考试

自考科目学习计划制定

制定自考科目学习计划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明确目标 确定你想要报考的学校、专业以及预期的毕业时间。明确的目标有助于合理规划学习计划与分配时间 。比如你打算两年内考完某个专业的所有科目并毕业,就要依据总科目数和考试安排来规划每一次考试的科目。 了解大纲 在开始制定学习计划之前,务必了解每一门学科的考试大纲。考试大纲会明确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考试形式,让学习更具针对性

2025-02-03 资格考试

自考科目记忆技巧分享

一、复习阶段的记忆技巧 泛读 - 构建整体框架 首先要把整本书从头到尾通读一遍,这样能够大致搞清楚该书的脉络和基本内容,对整本书有一个初步的整体认识,为后续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精读 - 深入理解内容 深入理解知识内容比死记硬背要强得多。死记硬背既吃力又不利于活跃思维,通过精读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知识点的内涵和意义,从而更有效地记忆知识点。 融会贯通 - 建立知识联系

2025-02-03 资格考试

自考成绩有效期查询

自考成绩有效期查询相关信息 自考成绩有效期因省份而异,以下是不同情况: 部分省份有8年有效期限制 黑龙江、陕西(2006年开始执行)、江西(2005年开始执行)、辽宁(2004年开始执行)、河南(2003年开始执行)实行自考单科成绩8年有效的规定。对于老考生,单课合格成绩从当地省执行八年有效期限开始算,往后顺推八年,而非取得合格证的日期。 部分省份无8年有效期限制 北京、上海、福建、山东、江苏

2025-02-03 资格考试

自考分数线影响因素分析

自考分数线影响因素 考生自身相关因素 原有教育程度 :原有学历层次对自考有影响,从统计结果看,专科以上学员在能按时完成学业、在读学员中的比例等方面存在一定规律,整体原有学历层次较以往有较大幅度提高,这可能间接影响分数线,比如高学历层次学员可能在自考中更具优势,从而影响整体分数线的水平,因为他们的学业表现会影响整体的成绩分布情况。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与学业成就相关

2025-02-03 资格考试

自考科目难度等级划分

自考科目难度等级划分 难度系数较高的专业 文科法律专业 :虽是文科专业,但要记的专业知识多且复杂,需要比较专业,对人的口才、记忆力、反应能力以及交际能力等方面要求较高,学习难度较大。 理工科计算机专业 :逻辑性比较强,很多女生较难学好,特别是编程类科目,比较适合男生学习。 建筑学专业 :涉及机构力学、流体力学、钢结构、工程地质及土力学等课程,对数理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适合男生学习

2025-02-03 资格考试

历年自考通过率统计

自考通过率相关统计 目前仅查询到我国自考平均通过率在10% - 30%左右的不完全统计数据,未查询到更为详细的历年自考通过率统计情况。但可以从影响自考通过率的因素方面进行分析: 考生群体特征 自考考生大多为社会在职工作者,需要兼顾工作和学习,时间和精力有限,这使得他们很难完全掌握专业知识,导致自学考试成绩不合格概率增加,从而影响整体通过率。 在当今社会,人们普遍存在自制力差、无法专注的特性

2025-02-03 资格考试

自考时间分配策略

一、根据考试安排分配 考试时间安排 自考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星期六、星期日两天,上午九点开始,到十一点半结束;下午两点半开始,到五点结束,每场考试时间两个半小时。多数省份一年安排2次考试,时间为4月与10月;个别省份一年安排4次考试,时间为1月、4月、7月和10月。 要根据所在省份的考试时间安排,提前规划学习进度,确保在考试前完成相应科目的学习。 报考科目数量 若所在省份每年考试次数多,如一年4次

2025-02-03 资格考试

自考学习效率提升方法

一、学习规划方面 浏览教材目录 :拿到教材后先浏览目录,短时间内将教材内容整体浏览一遍,目的是粗略了解大致内容与知识体系,这有助于制定学习计划。 制定合理计划 将学习任务分解成小块,设定每日学习目标,并依据个人时间灵活调整。合理的计划可提高学习效率,保持学习的持续性与动力。 避免长时间学习单一科目 :不要整个晚上复习同一门功课,容易疲劳且效果差。 二、学习资源利用方面 利用多种学习资源

2025-02-03 资格考试

自考备考心态调整技巧

一、正确对待瓶颈期 在自考备考过程中容易出现瓶颈现象,通常发生在较低水平复习进入高水平复习的过渡时期,或考试复习的中后期。复习到一定阶段会停滞不前甚至有退步现象,这并非学习没有进步,而是部分进步与部分退步相互抵消,导致复习结果不理想而令人失望。正确认识这个过程,有助于在遇到瓶颈时保持良好心态,不轻易放弃。 二、重视心态建设 看透考试本质 对于心理不稳定、过度焦虑的考生,要明白考试是平时学习的积累

2025-02-03 资格考试

自考科目优先级排序

自考科目优先级排序的考虑因素 考试次数 优先安排一年中考试次数少的科目,避免因错过考试机会而耽误毕业。例如某些专业课一年可能只考一次或两次,而公共课每个考期都能考,所以可以先考专业课,再将公共课插缝安排考试。 科目难度 难度较低的科目优先 公共课难度相对较低,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可先报考,有助于建立学习信心,并且公共课的试卷成熟,历年考题重复性高

2025-02-03 资格考试

自考时间管理工具推荐

自考时间管理工具推荐 番茄ToDo 特点 :以25分钟倒计时番茄钟出名,适合有规划目标但自制力不强的同学。 功能 :提供任务管理和时间跟踪功能,帮助用户有效管理时间。 Todoist 特点 :功能强大的任务管理应用程序,创建任务清单、设置提醒和优先级。 功能 :支持与团队成员共享任务和分配任务,适合团队协作使用。 Toggl 特点 :时间跟踪应用程序,记录在不同项目上花费的时间。 功能

2025-02-03 资格考试

自考科目复习时间分配

一、总体原则 根据科目难度分配 对于较难的科目,应分配更多的复习时间。例如,如果某一专业课程涉及到复杂的理论知识或大量的计算,可能需要提前一到两个月开始复习,每天安排2 - 3小时的学习时间。而相对简单的公共课,如思想道德修养等,可以在考前一个月左右开始复习,每天1 - 2小时即可。这样能确保对知识有足够的掌握,提高通过的概率。 依据考试频率分配 一些科目一年只考一次,如果考的成绩不理想

2025-02-03 资格考试

自考高效记忆方法

自考高效记忆方法 利用记忆曲线规划复习时间 :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学习后的短时间内进行复习,能巩固记忆。定期复习也很重要,可以防止遗忘,加深记忆。例如学习后的20分钟、1小时、1天、2天等按照规律时间点复习知识点,可达到较好的记忆效果。 压缩记忆法 先对知识点进行整理、理解后再记忆。将知识点分类,把相同的归纳在一起,按照逻辑顺序、题目层次大小排列知识点,将碎片化内容归纳成整体。这种方法更全面

2025-02-03 资格考试

自考科目复习进度跟踪

为有效跟踪自考科目的复习进度,可参考以下多种方法: 一、制定详细学习计划 明确任务和时间节点 :根据考试时间和科目内容,制定涵盖每日、每周、每月的学习计划。例如,若距离考试还有三个月,要规划好每个月完成哪些科目的基础学习、强化复习以及冲刺模拟等阶段。具体到每天,设定如“每天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两个章节”“本周完成《英语(二)》一个单元的单词背诵和语法学习”等任务 。 划分学习阶段

2025-02-03 资格考试

自考题型变化趋势

一、总体变化不大但有波动 部分科目出题重复率高 :通常情况下,自考题型整体变化不大,甚至一些科目出题的重复率是相当高的。如果在复习好教材的基础上做完真题再去考试,能拿到大部分分数。 二、出现变化的方面 (一)反押题现象 老教材反押题严重 :自考自1981年设立至今,部分教材沿用时间长,已积累了较多真题。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科目、考点出现反押题现象。尤其是老教材,按照历年考情备考可能无法命中考点

2025-02-03 资格考试

自考答题技巧分享

一、整体答题策略 合理分配时间 拿到试卷后先浏览题目数量,大致估算时间分配。对于手写速度慢的考生,尤其要注意大题要分点答题写满,不要留空白。比如在自考统考中,要根据不同题型的数量和分值,合理安排每个题型的答题时间,像单选题20个每个一分,多选题10个每个两分,要考虑到它们在总分中的占比来分配时间。 确定答题顺序 答题要先易后难。拿到试卷时先大致看一遍考卷,确定好答题顺序,先把简单的题目做完

2025-02-03 资格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