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离职赔偿标准中,2N与N+1的核心区别在于适用场景:前者针对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后者适用于无过失性辞退但未提前通知(经济补偿金+代通知金)。 两者的计算基数均为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但2N需支付双倍金额,而N+1的“+1”是额外一个月工资的代通知金。
-
2N的适用条件: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如无合法理由单方解雇、程序违规(如未通知工会)或违反《劳动合同法》第42条(如孕期员工被辞退)。计算方式为工作年限×月工资×2,年限不足半年按0.5年计算,超半年按1年计。例如,工作5年8个月、月薪1万元的员工被违法解雇,可获赔偿:6×1万×2=12万元。
-
N+1的适用条件:仅限于无过失性辞退且未提前30天通知,包括员工医疗期满无法工作、经培训/调岗仍不胜任、或客观情况导致合同无法履行。计算方式为工作年限×月工资+1个月工资。例如,工作3年、月薪8千元的员工因不胜任工作被即时解雇,可获补偿:3×0.8万+0.8万=3.2万元。
-
关键差异点:2N是惩罚性赔偿,法律强制要求;N+1是合法解除的补偿组合,用人单位可选择提前通知替代“+1”。若单位已提前30天通知,则仅需支付N。月工资超过当地社平工资3倍时,2N的年限上限为12年,而N+1无此限制。
提示:员工应明确自身离职性质,保留工资流水、解除通知等证据。若单位拒赔,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仲裁,违法解雇的2N主张成功率较高。协商时注意区分补偿与赔偿的法律性质,避免权益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