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导游的法律规范,综合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管理办法,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一、导游执业许可制度
-
从事导游活动需取得导游人员资格证和导游证,实行全国统一等级考核制度,分为初级、中级、高级、特级四个等级。
-
导游执业需依法订立劳动合同,旅行社需支付劳动报酬并缴纳社保,禁止要求导游垫付费用或收取额外费用。
二、导游职责与行为规范
-
需佩戴导游证,遵守职业道德,尊重旅游者风俗习惯,引导文明旅游,劝阻不文明行为。
-
严格执行旅**程安排,不得擅自变更或中止服务,禁止诱导、欺骗或强迫消费,不得索要小费或强制购物。
三、导游权益保障
-
违反合同约定收取费用可要求退赔,旅行社若存在欺诈行为,游客可索赔全部不合理费用。
-
面对胁迫、暴力等违法行为,游客可通过法律途径**,导游若涉及强迫交易罪,将面临罚款、吊销执照甚至刑事处罚。
四、行业监管措施
-
旅行社需对导游进行定期培训,导游需参加继续教育以维持执业资格。
-
监管部门对导游违规行为可采取罚款、吊销执照、停业整顿等行政处罚,情节严重者追究刑事责任。
五、国际导游法律要求
在境外从事导游活动需遵守当地法律法规,例如新加坡要求取得导游执照并使用指定工作语言。
以上法律规范共同构成导游执业的法律框架,旨在规范行为、保障权益、促进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