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平均工资约为9390元/月(城镇非私营单位数据),但中位数为6500元/月,多数人工资低于平均线,实际水平受地区、行业和层级差异显著影响,月入万元者仅占就业人口的1.16%,多数群体月薪不足5000元。
中国平均工资地区分化明显,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月均工资超1.3万元,但当地生活成本高昂,8万元年薪仅能覆盖基础开销;新一线及二线城市(如成都、杭州)月均工资约8000-10000元,中等收入人群居多;三四线城市月薪普遍低于7000元,但生活压力较小,储蓄空间相对宽裕。行业差异方面,金融、互联网、新能源等高科技行业薪资领跑,平均月薪超过1.5万元,技术岗收入显著高于传统行业,如制造业和服务业多数岗位月薪不足6000元,部分传统行业月薪仅为3000元左右。学历与职业层级进一步拉大收入差距,本科及以上学历人群月均收入多超8000元,而低技能岗位月薪多在3000-5000元,且35岁后面临薪资增长瓶颈。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1314元(月均3443元),而中位数为2892元,表明过半人口月收入未达平均线。中金公司调研则显示,月收入5000元以下人口占13.28亿,月入万元者不足1%;农民工群体月均收入约4961元,仅高于城乡居民整体水平。工资增长受经济增速放缓和政策调控影响,2024年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速5.8%,但消费支出占收入68.3%,食品支出仍占29.8%,储蓄压力犹存。整体来看,中国社会正形成“金字塔型”薪资结构,顶层高收入群体集中于特定行业与地区,而中低收入人群占比超九成,政策正通过社保优化和产业升级促进收入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