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延迟退休政策从202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主要针对1965年后出生的男性职工和1970年后出生的女性干部,采取“小步调整、渐进实施”的方式逐步推进。以下是政策的核心要点和影响分析:
-
实施时间节点
2025年是延迟退休的启动年份,但并非所有人同时调整。1965年出生的男性职工需多工作2个月,1970年出生的女性干部延迟6个月退休,后续出生年份按每年递增2-4个月逐步延长,最终目标为男性65岁、女性60岁退休。 -
覆盖人群划分
- 男性职工:1965年1月1日及之后出生者纳入新规
- 女性群体:分两类执行,女工人(1970年后出生)延退至55岁,女干部(1970年后出生)延退至60岁
- 特殊岗位:高危行业或丧失劳动能力者仍可申请提前退休
-
渐进式调整特点
政策设计为每年延迟3-6个月,避免“一刀切”。例如2025年退休者仅延退几个月,2030年退休者可能延退1-2年,2045年后全面实现目标年龄。 -
配套保障措施
同步强化养老保险多缴多得机制,延长缴费年限可提升养老金待遇;企业不得因年龄歧视裁员,政府将提供岗位培训补贴。
延迟退休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要举措,建议公众提前规划职业发展,通过提升技能适应更长工作周期。政策过渡期内,可通过社保局官网查询个人具体退休时间测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