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起我国将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预计到2055年全面完成。 该政策通过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的方式,逐步将法定退休年龄延后,以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劳动力供给不足的挑战。以下是政策关键要点解析:
-
实施阶段划分
2025-2035年为第一阶段,退休年龄每年延迟2-4个月;2035-2055年为深化阶段,最终实现男性65岁、女性60岁(女职工)及62岁(女干部)的统一退休年龄目标。 -
弹性退休机制
允许体力劳动者、特殊工种从业者申请提前退休,同时配套养老金激励政策,每延迟退休1年可增加3%-8%的养老金领取额度。 -
配套保障措施
同步推行职业技能培训计划,重点加强45岁以上劳动者再就业能力;企业雇佣高龄员工可享受税收减免,缓解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 -
国际经验本土化
参考德国、日本等国的阶梯式调整模式,结合我国区域发展差异,在东北等老龄化严重地区试点弹性更大的政策版本。
延迟退休改革是人口结构转型下的必然选择,建议公众提前规划职业发展路径,关注社保政策动态调整。政策落地后将每5年评估实施效果,确保改革平稳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