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课题名称的选取应聚焦教育实践痛点,体现教师专业成长需求,同时符合学校发展特色。 高质量的课题需基于真实教学场景、融入学科核心素养、具备可操作性,并能通过研究形成可推广的成果。以下是关键要点:
-
紧扣实践需求
课题应源于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如“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行动研究”或“新课标下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策略”。避免空泛选题,需结合学情、教材和教师实际困惑,确保研究能直接改进教学行为。 -
突出学科与校情特色
例如,“乡村小学科学实验资源开发研究”体现地域特点,“集团化办学背景下校本研修共同体构建”反映学校管理模式。通过差异化定位增强课题的独特性和应用价值。 -
明确研究方法与路径
行动研究、案例分析法是校本研修的常用方法。需规划清晰步骤,如“问题诊断—方案设计—实践验证—反思迭代”,并设计量化工具(如课堂观察表、学生反馈问卷)辅助效果评估。 -
注重成果转化
成果形式可多样化,如教学案例集、校本教材、教师培训课程等。例如,“基于项目式学习的校本研修课程开发”可输出课程框架和教师指导手册,直接服务于学校教研体系。
提示:课题名称需简洁具体,避免使用“浅谈”“初探”等模糊表述,建议采用“研究对象+方法+预期成果”的结构(如“小学高年级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定期复盘研究过程,动态调整方案以确保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