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陷阱花样百出,但核心套路可归纳为“收费诈骗”“合同漏洞”“试用期压榨”三大类,防范关键在于“核实资质”“拒绝缴费”“保留证据”。
-
收费诈骗
不法分子常以“报名费”“培训费”“押金”等名义要求求职者交费,甚至承诺“高薪内推”骗取钱财。应对措施:坚决拒绝任何形式的入职前收费,并通过企业官网、工商信息平台核实招聘单位真实性。 -
合同漏洞
部分企业利用毕业生缺乏法律意识,不签劳动合同或设置模糊条款(如无限期试用、零违约金)。应对措施:要求签订书面合同,重点核查薪资、试用期、违约条款,必要时咨询法律人士。 -
试用期压榨
超长试用期(超过6个月)、无故辞退或超低薪资是常见手段。应对措施:保留工作记录、薪资凭证,遭遇侵权时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求职者需牢记:“高薪捷径”多陷阱,正规招聘不收费。遇到可疑情况,立即中止应聘并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