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的最新标准,我国20个行业类别具体如下:
一、第一产业
-
农林牧渔业(A门类)
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生活。
二、第二产业
-
采矿业(B门类)
-
制造业(C门类)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D门类)
-
建筑业(E门类)
该产业为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涵盖资源开发与加工、工程建设等领域。
三、第三产业
-
现代服务业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I门类)
-
金融业(J门类)
-
房地产业(K门类)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L门类)
-
商业零售业(F门类)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G门类)
-
住宿和餐饮业(F门类)
-
专业服务业(如教育、医疗、法律咨询等)。
-
-
生活***业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N门类)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R门类)
-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O门类)。
-
-
其他特殊行业
-
国际组织(T门类)
-
政府机构及公共部门(部分归类于公共管理)。
-
补充说明
-
行业分类采用字母+数字编码体系,例如A01代表农业,I54代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持续优化,新兴服务业态如数字经济、绿色产业等占比逐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