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资质审批,实行备案制
根据最新政策,工程造价咨询资质管理经历了重大改革,主要变化如下:
一、资质审批全面取消
自2021年7月1日起,住建部正式停止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资质审批,企业仅需凭营业执照即可开展业务。此前,资质审批是参与工程招投标的必备条件,取消后市场竞争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
二、行业监管方式转变
-
事中事后监管强化
取消资质审批后,住建部通过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要求企业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技术档案管理制度等,并通过公开招标、信用评价等方式实施动态监管。
-
“证照分离”改革深化
在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地区,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资质审批与工商登记注册地分离,试点后全国推广。企业无需再为资质申报备案,但需在政府采购、招投标中主动公示资质信息。
三、企业资质等级管理
-
资质等级标准调整
-
甲级 :需满足乙级资质满3年、技术负责人具有15年以上从业经验且取得一级造价工程师注册证、专职人员中高级职称占比60%等条件。
-
乙级 :要求技术负责人具有8年以上从业经验、中级职称占比60%、专职人员中中级职称占比30%等。
-
-
资质有效期与延续
资质有效期为3年,到期需申请延续或评审。企业需满足新增注册资本、业绩指标(如完成一定规模项目)等要求。
四、市场竞争与行业规范
-
资质与业绩并重
企业需通过招投标展示资质等级、业绩案例及专业能力。小型项目可能无需资质即可参与,但大型项目仍需满足基本资质要求。
-
跨地区执业管理
企业跨地区执业需向目标地管理部门备案或申请变更,确保监管覆盖。
五、政策影响与建议
-
企业需提升核心竞争力 :通过技术升级、人才培养、服务质量优化等方式适应新政策。
-
关注政策动态 :资质标准可能动态调整,需及时关注住建部等部门的官方通知。
以上内容综合了住建部最新文件及行业实践,旨在推动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向市场化、专业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