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竞争比是指通过资格审查的报考人数与岗位招录人数的比例,直接反映该职位的上岸难度。例如某岗位招1人、100人报名,则竞争比为100:1。关键数据显示,2025年国考最高竞争比达16702:1,平均竞争比约70:1,热门岗位通常因门槛低、地域优或待遇好而竞争激增。
- 计算方式:竞争比=报名人数÷招录人数。若某岗位招2人、600人过审,则竞争比为300:1。实际统计以最终通过资格审查的人数为准,未缴费或审核不通过者不计入。
- 合理范围:1:60的竞争比相对适中,超过100:1则难度显著提升。偏远地区或限制条件多的岗位(如要求硕士学历、特定专业)竞争比可能低至10:1。
- 影响因素:
- 岗位条件:三不限(不限专业、学历、基层经验)岗位竞争最激烈,如2025年某岗位因仅需本科学历且专业不限,吸引超1.6万人报考。
- 地域差异:经济发达地区(如北京、广东)竞争比普遍高于全国平均,2024年北京某岗位竞争比达2290:1。
- 策略建议:
- 避开“千人岗”,选择限制条件匹配自身优势的岗位;
- 关注审核结束前3天的报名数据,动态调整选择。
考生需理性看待竞争比——高比例岗位中可能存在“陪跑”现象,而低比例岗位也可能因考生实力强劲而实际难度不低。科学选岗+扎实备考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