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接资金项目管理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其管理细则涵盖了项目申报、实施、验收及后续管理的全流程。以下从关键环节出发,详细阐述衔接资金项目管理的具体要求与注意事项。
1. 项目申报与入库
- 严格项目准入:项目申报需遵循“负面清单”原则,严禁申报修建楼堂馆所、偿还债务、大中型基建等与乡村振兴无关的项目。入库项目需通过“村申报、乡审核、县审定”程序,并执行“三公示一公告”,公示期不少于10天。
- 因地制宜选择产业:优先支持符合当地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的产业项目,避免盲目拔高标准,确保项目绩效目标合理可行。
- 强化县级论证:县级需组织评审小组对项目用地、实施可行性、绩效目标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证,确保项目科学性和合规性。
2. 项目实施与资金监管
- 规范实施流程:项目需严格按照批复方案执行,年度项目一经确定不得随意调整。在实施过程中,强化项目质量与进度双把控,规范招投标及政府采购管理。
- 动态监控资金:确保资金来源可追溯、去向可跟踪,对可疑支付进行预警,最大限度保障资金使用的透明性与规范性。
3. 项目验收与后续管理
- 规范验收程序:项目验收需评估建设内容完整性、资金使用合规性及绩效目标实现情况。验收通过后,应及时确权移交资产,明确管护责任主体。
- 强化绩效管理:开展绩效自评与评价,并将结果与资金分配挂钩,推动项目效益最大化。
4. 其他注意事项
- 公告公示制度:落实项目公告公示制度,保障群众知情权,最大限度接受社会监督。
- 资产后续管理: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的资产管理体系,确保项目资产长期稳定发挥效益。
总结
衔接资金项目管理细则的实施,旨在通过全流程规范化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实施。项目申报需科学论证,实施过程需严格监管,后续管理需注重绩效与资产保值。通过这些措施,可有效衔接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