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医有基本工资,且近年来全国多地通过“乡聘村用”等政策明确保障其基本收入,部分省份村医月基本工资可达2000-7000元,并叠加绩效、养老等福利,形成“基本工资+绩效+补助”的多元化薪酬体系。
-
基本工资制度普遍落实
甘肃、云南、贵州等地明确要求乡镇卫生院向村医发放基本工资,标准因服务人口、地区经济水平而异。例如甘肃服务1000人以上的村医月基本工资2000元,云南规定最低1200元/月,而贵州习水县纳入“乡聘村用”的村医基本工资达3000元/月。北京昌平区偏远山区村医基本工资甚至高达7000元/月。 -
收入结构优化,稳定性提升
村医收入不再仅依赖公卫补助或诊疗费,而是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考核服务质量)、政府补助(如基药补助、一般诊疗费)等组成。江西鹰潭市要求村医年收入不低于5万元,甘肃合格村医年收入超5万元,广西横州市村医年均收入达6.2万元。 -
政策兜底与职业保障
多地推行“乡聘村用”,将村医纳入乡镇卫生院聘用制管理,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养老保险。如贵州对“乡聘村用”村医发放基本工资的还提供执业资格津贴和年终考核奖励;江西赣州市村医收入从年均2万元提升至5万元。
总结:村医基本工资已成为全国性政策趋势,各地通过财政投入和制度创新逐步解决收入不稳问题。未来需进一步细化考核标准、缩小区域差距,确保村医“留得住、干得好”,夯实基层医疗网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