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十四项是我国政府面向全体居民免费提供的健康保障体系,涵盖从新生儿到老年人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包括城乡居民健康档案、预防接种、慢性病防控等核心内容。这些服务由基层医疗机构实施,旨在通过均等化公共卫生资源,降低疾病风险、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
全民覆盖的健康档案管理
为常住居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动态记录健康状况和医疗服务信息,便于医生快速了解病史并制定个性化方案,尤其惠及孕产妇、儿童、老年人等重点人群。 -
疾病预防的三道防线
- 疫苗接种:为0-6岁儿童提供乙肝、脊髓灰质炎等11种免费疫苗,筑牢传染病免疫屏障;
- 传染病防控:建立疫情监测网络,对结核病等患者全程管理;
- 慢性病干预: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每年享4次随访和健康指导。
- 重点人群精准守护
- 儿童健康:新生儿家庭访视、生长发育评估及学龄前健康检查;
- 孕产妇管理:产前5次检查至产后42天跟踪服务;
- 老年保健:65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含肝功能、心电图等8项检查。
-
中西医结合的健康促进
通过健康教育讲座、宣传栏普及健康知识,同时为老年人和儿童提供中医体质辨识与调理建议,融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优势。 -
公共卫生应急与便民服务
包括突发公卫事件处置、免费避孕药具发放、饮用水安全巡查等,形成“预防-监测-响应”闭环管理。
提示:所有常住居民均可就近前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享受这些服务,无需支付费用。主动参与健康管理,是预防疾病、延长健康寿命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