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国家公卫经费标准提升至每人每年94元,创历史新高,重点用于慢性病管理、老年人健康服务及基层医疗资源下沉。这一调整标志着国家持续加大公共卫生投入,旨在通过资金倾斜优化资源配置,强化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能力。
-
经费标准与增长趋势
2024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标准为94元,较2023年增加5元,延续了自2009年启动项目以来年均5元的增长规律。新增经费将主要用于扩大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服务覆盖面,并首次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纳入重点管理人群,凸显对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的重视。 -
资金使用方向与创新
新增经费优先向基层倾斜,40%以上任务由乡村医生承担,对应补助直接关联其收入。部分地区如甘肃、河南已试点提高村医公卫任务分担比例至50%-60%,进一步激励基层服务。经费支持电子健康档案开放、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等科技赋能项目,推动服务效率提升。 -
监管与落实保障
国家通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管理办法》严控资金流向,要求采取“先预拨、后结算”方式确保基层机构及时获得资金。2024年中央财政已下达补助资金765亿元,并强化绩效考核,杜绝克扣或挪用现象,保障村医待遇与公卫服务质量。
随着经费标准的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的覆盖深度与质量将进一步优化,但需持续关注基层执行效率和资金透明度,确保政策红利切实转化为居民健康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