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款专用,间接支持
国家公卫经费使用办法主要遵循专款专用原则,通过规范管理确保资金用于公共卫生服务,同时探索间接支持基层医疗机构运营和绩效分配的机制。具体如下:
一、基本原则
-
专款专用
公卫经费必须用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明确的服务项目(如健康档案、慢病管理、预防接种等),不得直接用于人员工资或绩效分配。
-
间接支持分配
经费可通过以下方式支持基层医疗机构运营和绩效提升:
-
购买服务成本 :支付医务人员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劳务成本(如随访、健康宣教);
-
设备与培训 :购置服务所需设备、耗材或开展人员培训,降低运营压力;
-
考核激励 :将服务完成质量与绩效考核挂钩,通过合规奖励性支出激励团队。
-
二、管理规范
-
预算与核算
-
各级财政根据服务人口、任务和项目支出定额统一安排预算,采用“分季预拨、年末统一结算”方式管理;
-
卫生健康机构需单独设立公共卫生服务专账,严格区分服务成本与人员绩效,确保账目清晰。
-
-
审批与监管
建立规范的经费审批流程,包括申请、审核、批准、使用和报销等环节,同时加强财政监管和审计,防止浪费和挪用。
三、绩效评估与监督
-
绩效评估机制
通过量化服务量(如随访人次、档案建立数量)和考核质量(如档案合格率、慢性病控制达标率),将评估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优化经费分配结构。
-
社会监督与公开
加强信息公开,定期向社会公开经费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卫生监督,对违规行为依法追责。
四、特殊说明
-
经费增长 :我国公卫经费人均标准从2009年的15元增长至2024年的94元,新增资金主要用于乡村和社区疫情防控及基本公卫服务项目。
-
违规处理 :对违反专款专用原则的行为,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通过以上机制,国家公卫经费在保障公共卫生服务的兼顾基层医疗机构运营和绩效提升,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支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