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起,我国退休制度迎来重大改革,核心变化包括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弹性退休选择权以及养老金调整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 男性职工退休年龄从60岁逐步延迟至63岁,女性职工从50/55岁延迟至55/58岁,但允许自愿提前或延迟最多3年退休,且养老金发放遵循“长缴多得、晚退多得”原则。
渐进式延迟退休采取小步调整策略,男性每4个月延迟1个月,女性根据原退休年龄每2-4个月延迟1个月,15年内完成过渡。例如,1965年出生的男性职工,2025年退休年龄为60岁1个月,此后出生年份每推迟4个月,退休年龄增加1个月。弹性退休政策赋予职工更大自主权:满足最低缴费年限(2025-2029年仍为15年)可申请提前退休,但不得低于原法定退休年龄(男60/女50-55岁);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经单位同意可延迟退休,最长不超过3年。
养老金计算强调公平性与激励性。以上海为例,2025年调整方案或提高定额调整金额(如71元/月),降低挂钩比例(如0.8%),缩小高低收入群体涨幅差距。例如,月养老金3500元者涨幅约4%,5500元者约3.1%,体现对中低收入群体的倾斜。特殊工种退休年龄同步延迟,男性从55岁逐步延至58岁,女性从45岁延至50岁。
建议参保人通过人社部官网或12333热线查询个人法定退休年龄,并提前规划缴费年限与退休时间。弹性退休需书面申请,未及时办理可能影响待遇领取。改革后,失业保险将为大龄失业者代缴养老保险费至退休年龄,缓解过渡期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