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新课程标准,教育目标应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以下是具体解析:
一、核心维度解析
-
知识与能力
-
知识 :指学科基本知识和核心概念,是学习的基础。
-
能力 :包括实践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创新精神及终身学习能力,是知识的应用体现。
-
-
过程与方法
-
过程 :指学习环境中的应答性体验和交往过程。
-
方法 :涵盖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发现式学习等策略,强调学习方式的掌握。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涉及学习兴趣、责任感、生活态度(如乐观、求实)、科学态度及社会责任感,体现教育的育人功能。
二、维度关系与实施要点
-
相互渗透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理解课文实词虚词(知识与能力)的通过小组讨论分析人物形象(过程与方法),并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整体设计 :目标需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如语文素养)整合,避免单一维度割裂。
三、典型应用案例
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
-
知识与能力 :掌握《左传》背景、实词虚词用法。
-
过程与方法 :通过文本分析、角色扮演等探究人物塑造技巧。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而非泛泛的“勇气”。
四、注意事项
-
避免将情感态度目标简单归结为个人品质,需结合具体学科情境设计(如语文强调文化理解,科学强调科学态度)。
-
实施时需注重三者的动态平衡,避免偏重知识传授而忽视过程与情感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