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体系涵盖财政、税收、金融、市场准入、服务保障等多方面,旨在提升中小企业整体发展质量、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以下是主要政策方向及具体措施:
一、财政支持与资金保障
-
政府采购倾斜
负有编制部门预算的部门需安排不低于年度采购预算总额18%的份额面向小型微型企业采购,评审时给予6%-10%的价格扣除。
-
财政专项资金
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引导社会资金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结构调整和就业扩大。中央及地方财政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支持重点领域项目。
-
税收优惠政策
-
免征或减征资源税、城建税等“六税两费”(按50%幅度顶格减征);
-
对小型微利企业实行13%的优惠税率,研究进一步减免增值税;
-
部分困难企业可申请阶段性缓缴社保或降低费率。
-
二、税收与金融扶持
-
减税降费
持续推进普惠性减税降费政策,包括“六税两费”减免、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等;
- 2019年推出新政策后,29个省(区、市)已落实相关税费减免。
-
金融支持体系
-
设立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民营企业发展基金等,缓解企业融资难;
-
鼓励银行开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对小企业**实行差异化监管;
-
推广知识产权****、供应链金融等创新融资模式。
-
三、市场准入与营商环境优化
-
放宽市场准入
降低中小企业设立门槛,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激发市场活力;
- 商事制度改革后,新登记市场主体数量快速增长。
-
政府采购与融资担保
完善政府采购扶持机制,对小型微型企业产品给予价格扣除;
建立多层次**担保体系,包括中央、地方及企业联合基金。
四、技术改造与创新支持
-
技术改造补贴
中央及地方政府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中小企业采用新技术、新设备;
固定资产因技术进步需加速折旧时,允许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
-
创新激励政策
-
对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给予财政补贴;
-
支持企业申报国家级科研项目,鼓励原创技术创新。
-
五、服务体系与能力建设
-
公共服务平台
建立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提供法律咨询、融资对接、培训辅导等一站式服务;
- 推广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布《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南》。
-
信用体系与风险防控
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立风险补偿基金;
建立中小企业融资风险预警机制,防范金融风险。
总结
国家通过财政、税收、金融、市场准入等多维度政策,构建系统性扶持体系,重点支持中小企业创新、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未来需进一步完善政策协同机制,提升政策精准性,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