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案例展示了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提升行政效能、优化服务质量的实践路径。以下结合中国税务部门和广西的实践案例,分析其成功经验与启示。
1. 中国税务部门绩效管理的成功实践
中国税务部门自2014年起推行绩效管理,通过“三步走”战略逐步完善绩效管理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其关键措施包括:
- 顶层设计与持续优化:从1.0版到6.0版的指标体系升级,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任务到岗、责任到人”的管理格局,确保各项工作高效落实。
- 科学激励与结果运用:将绩效考评结果与干部选拔、评优挂钩,形成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激发干部担当作为。
- 促进税收现代化:通过绩效管理推动税收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 广西绩效管理的创新实践
广西的绩效管理以协同治理为核心,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规划目标分解为具体任务,并通过绩效评估推动落实。其成功之处在于:
- 目标分解与高效执行:将年度规划分解为5875个绩效目标,完成率高达98.7%,显著提升行政效率。
- 公众满意度提升:通过绩效管理,广西政府满意度从73.9%提升至87.7%,体现了治理能力的显著增强。
- 协同治理模式:推动跨部门协作,实现政府工作的整体提升。
3. 淮安市国税局的特色实践
淮安市国税局的绩效管理实践被写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案例,其特色在于:
- 服务型政府建设:通过绩效管理优化行政服务,创建“101%服务品牌”,提升机关效能。
- 风险管理与创新:推行行政指导制度与风险管理制度,探索科学发展的新路径。
4. 启示与总结
这些案例表明,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成功离不开科学的设计、明确的指标体系以及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绩效管理,不仅能提升行政效能,还能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未来,公共部门可借鉴这些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持续优化绩效管理体系,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