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词最早的含义

​“中国”一词最早的含义可追溯至西周时期,特指“中央之城”或“天下之中心”,以洛阳为核心的京畿地区,体现了地理与文化上的“居中”概念。​​ 这一称谓源自青铜器“何尊”铭文中的“宅兹中国”,标志着周王朝对中央政权的正统性宣示,并逐步演变为中原文明的代称。

  1. ​西周起源与“中央之城”​
    西周初年的“何尊”铭文首次出现“中国”一词,记载周成王营建成周(今洛阳)时称“余其宅兹中国”,意为定都于天下的中心。此时的“中国”指代周天子所在的京畿区域,与“四方”诸侯形成政治地理的层级关系。《诗经·民劳》中“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概念,凸显中央对地方的统摄意义。

  2. ​先秦时期的语义扩展​
    春秋战国时,“中国”从都城扩展至黄河中下游的“诸夏”文明圈,成为华夏诸侯国的统称。《孟子》等典籍将“中国”与“夷狄”对举,强调文化优越性。例如“中国”在《左传》中与“礼仪之邦”关联,而“四夷”则指周边未开化族群,形成“内华夏、外夷狄”的天下观。

  3. ​秦汉至明清的疆域与文化融合​
    秦汉统一后,“中国”涵盖中原王朝直接管辖的疆域,如《史记》所称“中国”包括中原及汉文化影响区。元代起,少数民族政权亦以“中国”自居,如忽必烈国书自称“中国”,将邻邦列为“外夷”,表明“中国”逐渐超越汉族政权,成为多民族国家的象征。

  4. ​近代国家概念的定型​
    清末梁启超指出传统“中国”缺乏现代国名意识,直至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中国”正式成为法定国名。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延续这一简称,完成从文化地理概念到主权国家的转变。

​“中国”一词的演变,既是地理标识的延展,更是文明认同的凝聚。​​ 从西周都城到现代国名,其内涵始终承载着“居中而治”的政治智慧与多元一体的文化基因,成为中华文明延续数千年的独特印记。

本文《中国一词最早的含义》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408826.html

相关推荐

中国最早使用手机是哪一年

中国最早使用手机的时间可归纳如下: 1987年:商用移动通信网络开通 中国于1987年11月18日正式开通全国首个商用蜂窝移动电话网(TACS制式),首批用户为香港商人,使用NEC模拟手机。 1987年:首款手机引入 摩托罗拉3200(俗称“大哥大”)于1987年在中国引入,采用1G通讯技术,由广东商人拥有,标志着中国进入移动通信时代。 1999年:首款全中文智能手机上市

2025-05-02 高考

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哪个国家

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 ‌,可追溯至‌先秦时期 ‌的《周易》和《尚书》,其核心含义是‌以文化人、明德至善 ‌。 ‌《周易》中的“人文”概念 ‌ 《周易·贲卦》记载:“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指人类社会的礼乐教化,强调通过文化治理社会,体现早期中国对文明秩序的思考。 ‌《尚书》对人文精神的拓展 ‌ 《尚书·舜典》提出“浚哲文明”,虽未直接使用“人文”一词

2025-05-02 高考

国家安全一词最早出现

先秦时期 关于“国家安全”一词的最早出现时间,综合不同领域的资料分析如下: 最早出现时间 先秦时期 :中国古籍中已出现“国安”等表达国家安全概念的词汇,但缺乏系统论述。 英文表达 :1943年美国学者李普曼在《美国外交政策》中首次提出“national security”这一英文表述。 中国语境下的发展 首次官方使用 :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首次在党代会报告中使用“国家安全”一词

2025-05-02 高考

国家这个词什么时候出现

“国家”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 ,其概念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成为现代政治和社会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对“国家”一词出现及其演变的详细论述: 1.词源与早期使用:“国家”一词由“国”和“家”两个字组成,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的文献中。在古代中国,“国”指的是诸侯的封地,而“家”则指卿大夫的采邑。两者结合,构成了古代中国政治结构的基本单位

2025-05-02 高考

国家一词何时出现

国家一词的出现时间可归纳如下: 最早出现时间 国家作为政治实体的概念最早可追溯至中国夏朝(约公元前21世纪),此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最早的国家形态出现。 词汇起源与早期含义 在古代中国,“国家”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周易》等典籍,但早期含义侧重于朝廷、中央政府或封地,与现代概念存在差异。 西方语言中,“国家”源自拉丁文“status”,最早见于中世纪欧洲文献,强调统治秩序。

2025-05-02 高考

国家一词最早出自哪里

“国家”一词最早见于西周文献。在《今文尚书·周书》中,“国家”一共出现过两次,分别出自成王和周公之口,其含义与《尚书》《周书》中多次出现的“我邦”“朕邦”“我小国”“我王国”“我家”“王家”等大致相同。这反映出西周时期对国家和王朝统治的重视。 在《周易》中也有“国家”一词的出现,如“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这里的“国家”指的是城邑或封地,并非现代意义上的国家

2025-05-02 高考

国最早出现在什么朝代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是夏朝,约公元前21世纪建立,标志着从原始社会迈入奴隶制国家阶段​ ​。其核心贡献包括​​开创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奠定早期国家治理框架​ ​,并​​通过治水工程推动农耕文明发展​ ​。 夏朝的建立者大禹以治水功绩闻名,通过疏导洪涝、划分九州,首次实现黄河流域的大规模治理。这一时期的青铜器与陶器制作技术初具雏形,为商周文明奠定基础。尽管考古证据有限

2025-05-02 高考

中国最早出现的国家

‌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国家是夏朝 ‌(约公元前2070年-前1600年),‌标志着中国从原始社会迈入奴隶制文明 ‌,并‌开创了世袭制王朝的先河 ‌。夏朝的建立者大禹因治水有功被推举为领袖,其子启废除禅让制,确立“家天下”制度,成为中国首个世袭王朝。 1. ‌夏朝的起源与建立 ‌ 夏部落活动于黄河流域中下游(今河南西部、山西南部),以农耕为主。大禹通过治理洪水赢得部落联盟拥护

2025-05-02 高考

国家一词最早出现于哪里

国家一词最早出现于中国古代文献,具体可归纳如下: 最早文献出处 中国最早的国家概念可追溯至《尚书·书立政》(约公元前11世纪),其中“国家”一词首次出现,但含义与现代不同,更多指代统治区域或城邑。 思想源头 西周时期《易经·系辞下》(约公元前10世纪)也出现“国家”一词,但同样侧重于统治秩序或领土概念,而非现代意义上的主权国家。 历史发展节点 夏朝(约公元前21世纪)

2025-05-02 高考

集团一词最早出现的时间

《周易》 集团一词最早出现的时间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经典文献《周易》中的《乾卦》。根据现有资料,《周易》成书于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而《乾卦》作为《周易》的首卦,其内容包含“乾龙集群,贞吉”之说,这是“集团”概念的早期体现。 后续随着社会的发展,集团一词逐渐演变为描述由多个组织、企业或个人组成的经济联合体的专用术语,主要应用于商业、政治、学术等领域

2025-05-02 高考

中国一词最早出自哪

洛阳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时指 洛阳一带 ,具体依据如下: 最早文字记载 1963年出土的西周早期青铜器何尊铭文(约公元前11世纪)记载了“宅兹中国”四字,这是目前可考证的最早文字记录。铭文背景为周武王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后,祭天时宣称“拥有中国”,表明“中国”最初指周朝都城及京畿地区。 地理与政治中心 何尊铭文及《尚书·召诰》等文献均指向洛邑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即“成周”或“洛邑”

2025-05-02 高考

最早中国是指哪里

关于“最早中国”的指代,学术界存在不同观点,但综合权威信息可得出以下结论: 镐京(今陕西西安) 西周时期,镐京作为都城,是最早使用“中国”一词的地方。周天子以镐京为中心,直辖周边地区,称其为“中国”。这一观点在多个权威来源中得到支持,包括《诗经》记载、何尊铭文(“宅兹中国”)以及考古学研究。 洛阳(今河南) 部分研究认为,何尊铭文将“中国”指向洛邑(今洛阳),强调周朝疆域中心及中原地区

2025-05-02 高考

最早中国叫什么国

最早的中国名称需分历史阶段说明: 最早朝代名称 根据权威考古发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为 夏朝 (约前2070年-前1600年),其都城位于今河南洛阳、郑州一带。夏朝以“中”字为象征,代表中央之国,因此可视为最早的国家实体。 最早国家名称的文献记载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青铜器铭文(如何尊),但此时所指范围较小,主要指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并非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名称。 现代国家名称的起源

2025-05-02 高考

中国一词最早的出处

‌中国一词最早的出处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的青铜器"何尊"铭文,其中"宅兹中国"的记载是现存最早的文字证据,距今约3000年。 ‌这一发现不仅证实了"中国"作为地理概念的古老渊源,更体现了华夏文明对"中央之国"的政治文化认同。 ‌何尊铭文的核心价值 ‌ 1963年出土于陕西宝鸡的何尊,其内底122字铭文记载了周成王营建洛邑(今洛阳)的重要史实。其中"余其宅兹中国"明确将洛阳盆地称为"中国"

2025-05-02 高考

中国的说法最早出现在哪里

中国的说法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 ,其中明确记载了“宅兹中国”的字样,这句话的意思是“以此地为中国”,表明早在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之间,“中国”这一概念就已经出现,并被用于指代当时的政治中心或核心区域。 1. 最早文字记载:何尊铭文 何尊是西周早期的一件青铜器,其铭文中“宅兹中国”的表述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使用“中国”一词的文字记录

2025-05-02 高考

中国一词最早指哪里

​​“中国”一词最早指西周时期的洛阳地区,即周人认定的“天下中心”。​ ​ 这一概念源自1963年陕西宝鸡出土的西周青铜器“何尊”铭文,其中记载周武王“宅兹中国”(居住于天下的中央),明确将洛阳一带视为政治与文化核心。此后,“中国”的含义从京畿扩展至中原,最终成为国家代称。 ​​西周青铜器的关键证据​ ​ 何尊铭文中的“中国”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实物记载,指代周朝都城成周(今洛阳)

2025-05-02 高考

中国一词起源于何时

西周早期 “中国”一词的起源可追溯至西周早期,距今约3000多年。其最早出现实物证据是1963年在陕西省宝鸡县出土的西周早期青铜器“何尊”铭文,铭文记载周武王言“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这是目前已知最早的“中国”文字记载。 具体分析如下: 最早出现时间 根据考古发现,“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前1039年),早于《诗经》等文献记载。 最早出处 “中国”首次作为独立概念出现在“何尊”铭文中

2025-05-02 高考

中国一词最早出自于

西周青铜器《何尊》铭文 中国一词的最早出处可追溯至西周初年的青铜器铭文,具体分析如下: 最早记载的文献与时间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青铜器“何尊”的铭文,记录了周武王姬发的话:“余其宅兹中国,自之乂民。”(意为“以洛邑为天下中心,治理民众”) 该铭文距今约3000多年,是目前已知最早的“中国”文字记载。 含义与演变 最初指周朝都城洛邑及其周边地区,体现早期对地理中心与政治中心的认知;

2025-05-02 高考

中国一词的由来和历史

西周青铜器铭文最早记载 “中国”一词的由来和历史演变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最早起源 西周青铜器铭文 “中国”最早见于西周初年青铜器“何尊”的铭文(公元前1039年),记载周武王言“余其宅兹中国,自之乂民”,意为“以洛邑为中心建立天下中心”。这是目前已知最早的“中国”文献记载。 商朝早期概念 有学者认为“中国”概念可能起源于商朝,甲骨文中的“中”字表示军事中心,与“商”结合形成早期地理概念。

2025-05-02 高考

中国最早指什么地方

关于“最早中国”的指代,学术界存在不同观点,但综合权威信息可得出以下结论: 镐京(今陕西西安) 西周时期,镐京作为都城,是最早使用“中国”一词的地方。周天子以镐京为中心,直辖周边地区,称其为“中国”。这一观点在多个权威来源中得到支持,包括《诗经》记载、何尊铭文(“宅兹中国”)以及考古学研究。 洛阳(今河南) 部分研究认为,何尊铭文将“中国”指向洛邑(今洛阳),强调周朝疆域中心及中原地区

2025-05-02 高考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