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订的《消防法》第60条明确了违反消防法规的处罚标准,涵盖罚款、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等严厉措施,并首次将“拒不整改”纳入强制执行范围,罚款金额根据情节严重性定为5000元至5万元不等。该条款通过细化违法行为类型和处罚力度,强化了公共安全责任,尤其针对物业、人员密集场所等高风险主体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
核心处罚措施:对消防设施配置不达标、占用消防通道等行为,消防部门可直接处以罚款或责令整改;逾期未改的,将面临强制执行并承担费用。涉及电器、燃气设备违规的,罚款金额为1000元至5000元,体现了对火灾隐患源头管控的重视。
-
重点监管对象:物业单位若存在消防设施损坏、疏散通道堵塞等行为,罚款上限达5万元;人员密集场所设置逃生障碍物的,同样适用高额处罚。条款通过经济惩戒倒逼责任主体落实日常安全管理。
-
执法程序优化:取消部分处罚的前置整改期限,消防部门可依据违法情节直接作出处罚决定,同时保留申诉复核机制,确保执法效率与公正性并重。
-
新增兜底条款:对“经通知后仍不消除隐患”的行为单独列项,避免执法漏洞。此举强化了消防部门的监管权威,尤其适用于第三方原因导致的隐患(如设施意外损坏)但未及时修复的情形。
提示:企业及个人需定期自查消防合规性,重点关注设施维护、通道管理及员工培训。对于复杂整改需求,建议提前与消防部门沟通方案,避免因逾期触发严厉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