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误差率的计算方法需根据具体应用场景选择,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一、工程造价审计误差率
-
基本公式
误差率 = (审计调整金额 / 原结算金额)× 100%
例如:原结算1600万元,审计调整35万元,则误差率为35/1600×100%≈2.18%。
-
分阶段考核标准
-
预算阶段 :允许误差率≤2.5%
-
结算阶段 :允许误差率≤1.5%
-
复审阶段 :每超1%扣减评审费用10%,超5%不计付费用。
-
二、审计监督误差率
-
核心公式
误差率 = (审计调整金额 / 审计金额)× 100%
例如:审计金额100万元,调整30万元,则误差率为30/100×100% = 30%。
-
绩效扣减标准
-
误差率>4%:按超部分×10倍扣减绩效工资
-
误差率>5%:不计付绩效工资。
-
三、通用计算方法
-
绝对误差 :测量值 - 实际值
-
相对误差 :(测量值 - 实际值)/ 实际值 × 100%
适用于一般性数据差异分析。
注意事项 :不同行业对误差率标准有差异,需结合具体政策或合同要求执行。例如政府项目审计中,预算和结算阶段的误差率要求严格于复审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