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法是不动产评估的核心方法之一,其核心公式为:不动产价值=重置成本-各项损耗(实体性、功能性、经济性)或重置成本×成新率。 关键亮点包括:适用于市场不成熟场景、需区分房地合估/分估路径、重置成本需结合现行价格计算,且损耗需量化分析。
-
基本公式与路径选择
- 房地合估路径:不动产价值=土地取得成本+开发成本+管理费用+利息+利润+税费,适用于在建工程或商业地产。
- 房地分估路径:土地与建筑物分别计算,土地使用权价格=土地取得费+开发费+利息+利润+增值收益;建筑物价值=重置成本×成新率(工业地产常用)。
-
重置成本计算要点
- 通过重编预算法、决算调整法或单方造价指标法确定建安综合造价,含前期费用(设计、勘察)和期间费用(监理、配套费)。
- 利息按建设期**基准利率计算,利润需匹配行业平均水平。
-
损耗的量化方法
- 实体性损耗:使用年限法(尚可使用年限/总年限)或打分法(结构、装修、设备权重评分)。
- 功能性损耗:超额运营成本折现,如能效落后导致的额外支出。
- 经济性损耗:外部环境变化(如政策调整)导致的收益损失,需结合市场数据修正。
-
实务注意事项
- 土地增值收益需根据区域规划单独测算,避免重复计算税费。
- 成新率通常采用年限法(权重0.4)与打分法(权重0.6)加权,确保结果客观。
总结:成本法评估需严格匹配资产状态和市场条件,公式选择取决于评估目的与数据完整性,建议结合案例验证计算逻辑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