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打开咽腔,控制气息
关于高音唱不上去时运用咽音技巧的训练,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咽音技巧的核心要点
-
咽腔打开
通过打哈欠起始动作(咽壁后部凉凉的感觉)或模仿“奸笑”(笑肌收缩)找到咽腔开放位置,避免过度用力挤压嗓子。 练习时可用手轻按下巴与颈椎连接处,感受后脑勺与颈椎的拉伸,帮助打开咽腔。
-
气息控制
-
采用腹式呼吸,深吸气时腹部扩张,为高音提供持续动力;
-
高音时通过均匀呼气配合咽腔收缩,避免突然收腹或气息不足。
-
-
声音定位
从低沉的咽音(如气泡音或"饿"字音)开始练习,逐渐向高位置过渡,避免一开始就追求高音强度。可通过哼鸣练习(如"咬苹果"动作)感受高位置共鸣。
二、具体练习方法
-
基础准备
-
放松下巴与颈部肌肉,保持头部自然抬起,下巴微收;
-
通过打哈欠起始动作感受咽壁后部空间,避免喉头紧张。
-
-
咽音生成
-
发气泡音(如"嘶嘶")时,想象声音从咽腔底部喷发,配合舌根后缩和口腔打开;
-
从低位置气泡音过渡到高位置哼鸣,形成连贯的咽音通道。
-
-
与呼吸结合
-
使用"吸气法":深吸一口气后,通过咽腔收缩将气息均匀吹出,配合声音发射;
-
练习"呼气法":先关闭声带,用气息冲击声带产生爆发力,再打开声带调整音高。
-
三、注意事项
-
避免错误动作 :练习时切勿过度用力挤压嗓子,应通过腰腹运动实现发声;
-
循序渐进 :从低音开始,逐步提升音高,避免一开始就追求高强度;
-
结合基本功 :若基础薄弱,需先巩固气息支持和声带闭合能力,再训练咽音技巧。
通过以上方法,可逐步提升咽音运用能力,帮助突破高音瓶颈。若长期效果不佳,建议咨询专业声乐教师进行针对性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