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表演中唱念做打的做是指什么

戏曲表演中“唱念做打”的“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是戏曲表演的核心技艺之一。具体解析如下:

  1. 核心定义

    “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包括手势、眼神、身段、步法等程式化表现,通过肢体语言塑造人物性格、年龄、身份特征。

  2. 与“唱、念、打”的关系

    • :歌唱功底,构成戏曲的“歌”要素;

    • :音乐性念白,构成戏曲的“歌”要素;

    • :舞蹈化动作,构成戏曲的“舞”要素;

    • :武打或翻跌技艺,构成戏曲的“舞”要素。

  3. 技术特点

    • 融合手、眼、身、法、步等程式化技巧,如髯口、翎子、甩发、水袖等;

    • 通过肢体表达内心情感与角色特征,实现“形神兼备”。

  4. 行当差异

    不同戏曲行当侧重点不同,例如:

    • 花旦以“做”功为主(如身段、台步);

    • 武净以“打”功为主(如武打、翻跌)。

“做”是戏曲区别于其他表演艺术的重要标志,通过舞蹈化动作传递角色内涵与艺术魅力。

本文《戏曲表演中唱念做打的做是指什么》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481203.html

相关推荐

唱戏的为什么开戏不能停

唱戏时一旦开戏就不能停,这既是行业规矩也是艺术完整性的体现。‌关键原因包括:演出连贯性、观众体验、传统禁忌以及行业声誉维护 ‌。具体表现为以下四点: ‌保持艺术完整性 ‌ 戏曲表演讲究"一台无二戏",从开场到谢幕需一气呵成。演员的情绪、动作、唱腔都形成连贯的气韵,中断会破坏艺术感染力。例如武戏中的高难度动作若暂停,重新开演时演员状态难以衔接。 ‌尊重观众契约精神 ‌ 传统戏班认为"戏比天大"

2025-05-05 高考

为什么戏曲开腔就得唱完

戏曲开腔必须唱完的传统源于对艺术与信仰的双重敬畏:既是对“戏比天大”职业精神的恪守,也因古人相信“八方听客,一方凡人,七方鬼神”的超自然观。 敬神信仰的体现 古代戏曲表演常与祭祀、祈愿仪式结合,人们认为戏台不仅是演给活人看的,更是献给鬼神和神明的贡品。一旦开腔中断,可能被视为不敬,因此无论台下有无观众,演员都需完整演绎,以示虔诚。 艺术完整性的要求 戏曲是高度程式化的表演艺术

2025-05-05 高考

戏曲开腔八方来听一方为人

戏曲开腔八方来听一方为人,源自传统梨园行规,寓意戏台开唱需敬天地鬼神,即使台下无人也须唱完,体现"戏大于天"的职业信仰与文化敬畏。 核心含义解析 "八方来听"象征戏曲的广泛影响力,而"一方为人"指台下观众,"三方为鬼、四方为神"则暗喻演出需兼顾无形听众。古人认为戏曲能沟通神明、教化众生,故开腔后不可中断,以示对艺术与传统的尊重。 行业规矩与精神内核 梨园行历来有"戏比天大"的训诫,演员需全情投入

2025-05-05 高考

戏曲开腔后要唱完吗

戏曲开腔后必须唱完,这一传统源于古代文化信仰与表演规范,具体原因如下: 文化信仰与祭祀内涵 古人认为戏曲开唱是沟通阴阳两界的仪式,通过声音邀请逝者灵魂(三方为鬼)和神明(四方为神)聆听,表达对先人的缅怀与敬意。即使无人观看,也需完成演出以示尊重。 表演规范与职业传承 这一规矩是戏曲行业长期形成的职业规范,体现了演员对艺术的敬畏与专业精神。无论观众是否在场,演员均需坚持演完,避免中途中断。

2025-05-05 高考

唱戏规矩开腔了没有人

​​唱戏时即便台下空无一人,只要开腔就不能停下,这一规矩体现了对艺术的尊重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即便在恶劣环境下演员也坚守岗位完成演出。​ ​ 唱戏“开腔不暂停”的规矩历史悠久,许多戏剧团体和业内人士将此视为行业铁律。例如在极端天气或特殊情况下,即便现场观众稀少甚至无人在场,演员们仍会坚持完成演出。河南漯河的大雪中,戏曲团5小时无间断表演;河南鲁山暴雪天演员身穿单薄戏服完成整场演出……这些例子表明

2025-05-05 高考

戏曲一旦开腔不能停是真的吗

戏曲一旦开腔不能停的说法源于传统观念和行业规矩,但并非绝对,需结合具体情境判断。以下是关键分析: 传统观念与行业规矩 该说法源于古代戏曲与祭祀、宗教仪式的关联,认为戏曲表演不仅是娱乐,也是向鬼神、神明祈福的方式。例如,演出时认为“八方来听,一方为人,三方为鬼,四方为神”,即使无人观看,也要唱完以示敬重。 现代社会的灵活性 安全与健康考量 :极端天气或特殊情况下,可能暂停演出以保障安全。

2025-05-05 高考

唱戏为什么中途不能停

唱戏中途不能停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四点,涵盖传统信仰、艺术特性、行业规范及社会影响: 传统信仰与宗教观念 古代戏曲被视为神圣活动,与祭祀仪式相关,演员需通过完整演出表达对“八方听众”(包括鬼神)的尊重,避免触怒神灵或招致灾祸。 艺术完整性与表演规范 戏曲剧情连贯,节奏韵律严谨,中途停演会破坏叙事逻辑和艺术美感。例如《西厢记》等经典剧目需保持流畅性,否则观众难以理解剧情。 行业传统与职业禁忌

2025-05-05 高考

戏一开场为什么不能停

戏一开场为什么不能停?这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和戏剧理论背景。以下是详细解答: 1. 古代迷信与传统规矩 在梨园行中,有“戏一开场便不能停”的传统规矩。这种说法源于古代的迷信观念,认为戏一旦开演,就有“四方来听”——“一方为人,三方为鬼神”。即使观众离场,鬼神依然在听,若中途停止,可能会激怒它们,带来不祥。 2. 戏剧结构的完整性 戏剧理论强调,开场是全剧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完成交代背景

2025-05-05 高考

唱戏的规矩一开腔 不能停

“唱戏的规矩一开腔就不能停”这一说法源于戏曲行业内部的传统和信仰。以下是对这一规矩的详细解释: 原因 “一方为人,三方为鬼,四方为神” :这一说法认为,戏曲演出不仅吸引现场的观众,还能吸引鬼神聆听。即使台下没有观众,演员们也认为鬼神在听,因此必须唱完。 对神灵的尊重 :在古代,戏曲演出常被视为一种祭祀活动,演员通过戏曲向神灵祈求庇佑或惩恶扬善。一旦开腔,就必须唱完,以示对神灵的尊重。

2025-05-05 高考

戏曲一开始就必须唱完

戏曲一旦开始就必须唱完,​​这一传统源于古代对"八方听客"的敬畏,包含一方凡人、三方鬼神、四方神明的信仰​ ​,并融合行业规矩与演出禁忌。 戏曲开腔需唱完的原因首先是传统信仰作祟,认为戏台演出是沟通凡、鬼、神的仪式,即使台下无人,仍有超自然听众存在。其次是行业规矩的延续,"戏已开腔,八方来听"的俗语通过代代相传成为铁律,无论风雨或观众离场,演出完整性都会被维护。后台禁忌强化了这种传统

2025-05-05 高考

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做指什么

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是​​唱、念、做、打​ ​,合称“四功”。​​唱​ ​以声传情,​​念​ ​以白叙事,​​做​ ​以形写意,​​打​ ​以武显技,四者融合构成戏曲“歌”“舞”一体的核心表现力。 ​​唱​ ​:戏曲的灵魂,通过声乐技巧塑造人物。演员需掌握咬字、归韵、润腔等技法,将字音、旋律与情感结合,如老生的苍劲、花旦的俏丽,均通过唱腔传递角色神韵。 ​​念​ ​:音乐化的念白,讲究抑扬顿挫

2025-05-05 高考

戏曲表演中男生叫什么

生 在戏曲表演中,男性角色的统称是 生 ,这一分类体系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表演特色,具体可分为以下类别: 一、生行分类 老生 主演中年以上男性角色,多为性格刚毅、经验丰富的正面人物,如帝王、官僚或文人,需戴髯口。 小生 饰演青年男子,包括书生、武士等,分为文武小生: 文武小生 :兼具文雅与武艺,如《蝴蝶杯》中的田玉川; 扇子生 :以手持折扇为特征,如《霸王别姬》中的项羽; 穷生

2025-05-05 高考

戏曲表演中“法”的含义

戏曲表演中的“法”是“手、眼、身、法、步”五法之一,是戏曲表演技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指演员在表演中对动作、节奏、情感表达的掌控与运用。这种技法不仅是塑造人物、传递情感的核心,更是戏曲表演艺术独特魅力的体现。 1. “法”在戏曲表演中的定义与重要性 “法”是戏曲表演中“五法”的统称,涵盖了动作、节奏、情感表达的综合运用。它是演员通过手势、眼神、身段和步伐等技法,将角色的内心情感

2025-05-05 高考

哪些是戏曲表演中的4种艺术手段

戏曲表演中的4种艺术手段为唱、念、做、打,它们是戏曲表演艺术的核心,每一项都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重要作用。 ​​唱​ ​指戏曲中的歌唱部分,是演员通过歌声来塑造角色和推动剧情的重要手段,讲究字正腔圆、声情并茂、韵味十足,需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和咬字归韵等技巧;​​念​ ​即念白,是具有音乐感的念白,虽无旋律约束,但有独特节奏和韵律,包括散白、韵白、数板、引子等形式,在戏曲中与唱功配合,起到推动剧情

2025-05-05 高考

戏曲表演中的四功五法是指

戏曲表演中的“四功五法”是戏曲艺术的核心技艺体系,具体指: 一、四功 唱 作为戏曲表演的核心,要求演员具备深厚的声乐功底,通过唱腔、咬字、节奏等技巧表达人物情感和剧情发展。需达到“字清腔纯,节奏准确”的境界,甚至以唱强化语言的表现力。 念 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需结合人物性格和剧情设计节奏变化,分为韵白(如京剧)和散白(如黄梅戏)。要求发音清晰、力度适中,并通过抑扬顿挫传递情感。 做

2025-05-05 高考

京剧的唱念做打是指什么

京剧的“唱念做打”是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演员的四项基本功,具体含义如下: 唱 指歌唱,通过声乐表现人物情感和剧情发展,是京剧艺术中“歌”的核心要素。 念 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分为韵白和散白两类,具有节奏感和音乐性,与唱相互配合,构成“歌”的另一要素。 做 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包括身段、手势、面部表情等,是戏曲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重要标志。 打 指武打和翻跌技艺,如舞水袖、耍扇子

2025-05-05 高考

戏曲表演中

戏曲表演的核心在于唱、念、做、打 四大要素,它们共同构成戏曲艺术的精髓,通过声乐、语言、动作和武打的完美结合,传递角色情感与故事张力。 唱 是戏曲的灵魂,不同剧种拥有独特的唱腔风格,如京剧的高亢激昂、越剧的柔情婉转。演员需掌握呼吸、咬字和节奏,将情感融入旋律,使唱腔成为角色内心的直接表达。 念 通过韵白与散白传递剧情与人物个性。韵白庄重典雅,散白贴近生活,演员通过语调变化展现角色心理

2025-05-05 高考

戏曲表演指什么

​​戏曲表演是中国传统戏剧的舞台艺术形式,以“唱念做打”为核心手段,融合音乐、舞蹈、武术等多元艺术,通过程式化、虚拟化的表现手法演绎故事。其核心特点包括高度综合性、写意性舞台时空观及严格的表演程式,是中华文化的独特瑰宝。​ ​ ​​综合性的艺术表达​ ​ 戏曲表演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于一体,通过“四功五法”(唱、念、做、打和手眼身法步)塑造角色。例如,京剧的武打动作结合武术技巧

2025-05-05 高考

京剧戏曲表演的四功是指什么

京剧戏曲表演的​​“四功”​ ​是“唱、念、做、打”四项核心基本功,分别代表歌唱、念白、形体动作与武打技艺,构成戏曲舞台艺术的完整表现体系。“唱”注重旋律音调和情感表达,​​“念”强调语言韵律与性格塑造,“做”通过舞蹈化动作传递情绪,“打”则融合武术技巧与剧情张力​ ​,四者相辅相成,共同演绎中国戏曲的独特魅力。 ​​唱:声腔传情的艺术核心​ ​ 唱功是演员通过声音塑造角色的关键手段,需掌握发声

2025-05-05 高考

简答戏曲与话剧的异同

戏曲与话剧的异同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一、核心区别 表演形式 戏曲 :以“唱、念、做、打”为核心,综合音乐、舞蹈、武术等,强调虚拟化表现(如马鞭代表驰骋)。 话剧 :以对话和动作为主,注重写实性,舞台布景和道具力求逼真。 时空处理 戏曲 :采用写意手法,通过简单道具和程式化动作表现广阔空间(如圆场代表长途跋涉)。 话剧 :依赖写实布景和具象化场景,营造沉浸式观演体验。 艺术特征 戏曲

2025-05-05 高考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