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表演中的四个主要行当分别是生、旦、净、丑,每个行当根据角色的性格、身份、性别及表演特点进一步细分,涵盖数十种具体类型。
生行指男性角色,涵盖老生(如帝王将相)、武生(擅长武打动作)、小生(年轻文雅角色)、红生(如关羽)和娃娃生(少年角色)。老生又分唱功为主的安工老生、动作为主的靠把老生及衰派老生(刻画落魄人物)。
旦行是女性角色统称,包括青衣(端庄贤淑如秦香莲)、花旦(活泼少女)、刀马旦(武艺高强的女性)、武旦(近战高手)、老旦(老年女性)及彩旦(喜剧丑角女性)。青衣强调唱腔,花旦多表演灵动情节。
净行即“花脸”,以脸谱为标志,分铜锤花脸(重唱功如包拯)、架子花脸(强调身段如张飞)、武净(武打型猛将)和摔打花脸(高难度动作角色)。
丑行扮演喜剧或反派,文丑含方巾丑(书生)、袍带丑(官吏),武丑(开口跳)擅长翻跳与念白。部分角色勾“三花脸”,与净行的脸谱风格迥异。
京剧四行当通过严格程式化表演和个性化设计,赋予角色鲜明特色,成为传统戏曲艺术的核心符号。理解行当分类及其差异有助于更深入欣赏京剧的表演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