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祥,审计署南京特派员,致力于通过全过程跟踪审计推动中央政策的贯彻落实,强调审计监督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
作为审计领域的资深专家,周敦祥的工作涵盖了多个方面,首先是关于审计工作的核心理念和方法论。他提倡以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方式对宏观政策进行持续关注,并按季度、半年或一年的频次进行审查,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及时发现并纠正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偏差,还能有效促进政策措施的落地生根。
周敦祥强调了审计人员应当采用辩证思维来理解和研究政策。这意味着在评估政策效果时,必须考虑到各地不同的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及人文环境等因素,避免一刀切的做法。这种思维方式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依据现行法律法规,还要灵活应对新形势下的新问题,确保审计判断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周敦祥还提出了实地调查勘验的重要性,即深入一线,采取“见账见物见人”的方式开展实地调查。这有助于了解公共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检查是否存在庸政懒政、不敢创新、假作为或乱作为等行为,从而保证政策得以切实执行。
周敦祥主张利用审计部门的独立视角反馈深层次矛盾,提出从制度层面分析问题根源,并建议相关部门建立联席会商机制,以改进工作流程,提升效率。这一做法旨在解决因部门利益冲突或区域发展不一致而导致的重大项目难以推进的问题。
对于审计发现问题后的整改跟进,周敦祥认为这是审计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定期回访和复查,可以确保被审计单位真正落实整改措施,避免出现“年年审年年犯”的恶性循环。他还提到,审计公告是促进整改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可以通过舆论压力促使相关单位加快整改进度。
周敦祥的工作不仅限于传统的财务审计,而是拓展到了政策执行的各个方面。他的贡献在于推动了审计工作的创新和发展,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持。无论是通过全过程跟踪审计、实地调查还是后续整改监督,都体现了他对审计事业的深刻理解和不懈追求。这些努力共同构成了一个更加健全、高效的审计体系,为社会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