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单位根据审计类型和目标,主要检查以下内容:
一、财务报表审计核心内容
-
财务报表准确性
核查会计记录、账户余额、报表等是否真实、完整,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及附表。
-
内控制度
评估财务管理制度、审批流程及财务单据执行情况,防范财务风险。
-
重要业务交易
审查销售、采购、投资、融资等关键业务是否合规,包括合同协议、审批流程等。
-
法律法规遵从性
检查税务、劳动法等法律法规执行情况,防范违规行为。
二、财务收支专项审计内容
-
预算执行与决算
审核本级及下级政府预算执行情况、决算报告,及财政资金收支合规性。
-
专项资金管理
监督社会保障基金、捐赠资金等专项资金的提取、使用及效益。
-
国有资产与负债
核查国有资产登记、转让程序,评估负债真实性及偿债能力。
三、经营绩效审计内容
-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果
分析业务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评估资源利用效率及社会效益。
-
绩效指标体系
审查是否建立科学合理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四、其他审计类型补充内容
-
离职审计
调查员工离职时财产清算、职责交接情况。
-
司法审计/专项审计
针对特定项目或事件(如工程项目、重大合同)进行专项核查。
-
信息系统与数据
检查财务信息系统安全性、数据完整性与合规性。
五、实地核查内容(部分审计类型)
-
资产清查 :核实固定资产、存货、土地建筑物等实物资产数量、状态及价值。
-
债权债务管理 :全面盘点债权、债务,评估回收可能性。
通过以上内容,审计单位旨在发现财务数据真实性、合规性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保障公共资源合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