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则》是规范国家审计工作的核心法规,2024年修订版强化了信息化审计规范、原则性与规则性导向结合、动态审计实施方案等亮点,旨在提升审计质量与适应性。
-
信息化审计全面规范
新准则首次系统纳入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要求,明确电子数据取证、信息系统审计等条款,解决传统准则滞后于技术发展的问题,确保审计结果在数字化场景中的可靠性。 -
原则性与规则性平衡
修订后准则减少程序性硬性规定,增加职业判断空间。例如,取消“审前调查”阶段划分,允许审计组根据实际调整实施方案,体现对审计人员专业性的信任,同时列举重大违法行为检查的参考事项,兼顾操作灵活性。 -
动态化审计流程管理
审计实施方案不再设定固定提交时间,强调以问题为导向的动态调整,适应跨地区、多项目审计需求。例如,试审阶段的证据可直接纳入正式审计,避免重复取证,提升效率。 -
审计记录标准化改革
新准则统一记录体系为调查了解记录、审计工作底稿和重要管理事项记录三类,废除审计日记但要求所有审计事项(无论是否发现问题)均需编制底稿,确保查证过程可追溯。
提示: 审计人员需重点关注准则中“应当”条款的约束性要求,同时灵活运用“可以”条款的指导性建议,结合实践优化审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