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的划分依据主要是地球公转和太阳直射点的变化,结合气候特征分为春、夏、秋、冬,不同地区因地理位置差异季节表现不同。
-
春季(3月-5月)
气温回升,万物复苏,北半球昼长夜短逐渐明显。植物萌芽开花,动物结束冬眠,是播种和迁徙的季节。 -
夏季(6月-8月)
日照时间最长,气温最高,北半球太阳直射点接近北回归线。农作物快速生长,但部分地区可能面临干旱或暴雨。 -
秋季(9月-11月)
气温下降,昼夜温差增大,树叶变色凋落。丰收季节,动物开始储备食物,候鸟南迁,气候干燥凉爽。 -
冬季(12月-2月)
日照最短,气温最低,北半球太阳直射点南移至南回归线附近。多数植物休眠,部分动物冬眠,高纬度地区常见冰雪天气。
四季更替是自然规律的核心体现,影响着生态平衡和人类活动。合理适应季节变化,能更好地规划生活与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