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国自然灾害形势复杂严峻,全年共造成9413万人次受灾、直接经济损失4011.1亿元,其中洪涝地质灾害占比最高(损失2630.4亿元),超强台风“摩羯”以720.3亿元损失成为年度最“贵”灾害。灾害呈现全国降水偏多局地极端、秋台风破坏力强、低温雨雪冰冻影响深远三大特点,应急管理体系面临严峻考验。
从时间线看,1月云南镇雄山体滑坡(44人死亡)拉开灾害序幕;2月中东部低温雨雪冰冻灾害(223.8亿元损失)创2009年以来最强纪录;4-8月广东、湖南、陕西等地暴雨洪涝频发,单次灾害死亡失踪人数最高达95人;9月超强台风“摩羯”(17级以上风力)横扫华南华东,成为近10年登陆我国最强台风。新疆乌什7.1级地震、广州龙卷风(19人死亡)等突发事件加剧了灾情复杂性。
灾害应对凸显三大短板:一是极端天气预警与基层响应能力不足,如湖南洞庭湖决堤、陕西商洛暴雨致95人遇难;二是农村地区房屋抗灾能力弱,全年倒塌房屋6.4万间中农村占比超90%;三是多灾种叠加效应显著,如台风“格美”残余环流引发湖南二次洪涝(损失241.3亿元)。
当前防灾需重点关注气象预警精准度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加固、跨区域应急联动机制优化。建议公众通过应急管理部官方渠道获取实时灾情信息,提前学习避险自救技能,尤其警惕极端天气下的地质灾害滞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