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自然会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五个关键节点,涵盖从初审到最终结果的整个过程:
一、核心流程节点
-
初审(形审)
-
依托单位对申请材料进行初步检查,确认格式规范、材料完整后提交基金委。
-
基金委进行严格审查,不合格项目会被退回,申请人可申诉后重新提交。
-
-
通讯评审(函评)
-
通过初审的项目进入函评阶段,由3名以上专家匿名评审。
-
评审重点包括科学价值、创新性、研究基础及可行性,采用A/B/C三档打分(4-1分)。
-
-
会议评审(会评)
-
函评排名前30%-35%的项目进入会评,由资深专家进行深入讨论。
-
会评综合考量学术意义、创新性、前期工作及实施条件,最终确定资助名单。
-
-
批准资助与结果公布
- 会评通过的项目获得资助,结果于每年8月底公布。
二、关键要素与注意事项
-
上会标准 :A类项目(排名前12%)通常必须资助,其他项目需根据综合评分和资助建议决定。
-
答辩要求 :人才类项目(如优青、杰青)及部分重点项目需在会评后进行答辩,通知提前3周发放。
-
评审公正性 :会评专家名单保密,采用分组评审和AI系统匹配避免利益冲突。
三、时间节点参考
-
申报截止 :每年3月20日左右。
-
结果公布 :通常在8月底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