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档案馆的建议和意见,综合多部门实践经验及政策要求,可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
一、优化档案查阅利用服务
-
简化查档流程 :对非涉密档案实行当场利用,对涉密档案严格审批,同时提供电话预约服务,减少群众跑动次数。
-
完善服务宣传 :加大档案利用审批流程的宣传力度,通过线上线下渠道解答公众疑问,缩短审批等待时间。
二、加强档案资源建设
-
扩大档案接收范围 :主动对接基层档案管理部门,征集具有地方特色、社会价值的档案资料,如经济、文化、历史等特色档案。
-
完善分类整理体系 :建立科学的分类标准,对接收的档案进行系统化整理,提升馆藏结构合理性。
三、强化档案安全保障
-
落实“八防”制度 :加强库房管理,确保档案免受光、尘、火、虫、盗、高温、高湿等威胁,尤其要解决档案库房地理位置带来的安全隐患。
-
推进数字化建设 :完善档案管理系统,实现存储、传输、管理的数字化,建立电子校务系统与档案管理的联动机制。
四、完善管理体制机制
-
明确职责分工 :坚持党委领导、政府监管、档案部门归口负责,形成协同管理机制,提升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执法监督能力。
-
加强基层档案管理 :推动乡镇(社区)档案馆建设,整合地方史料资源,构建国家档案馆与地方档案馆的协同体系。
五、推动档案价值转化
-
挖掘档案的社会价值 :通过编研特色档案、开展历史研究,将档案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源和社会服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
探索现代管理模式 :结合信息技术,创新档案管理方式,如利用区块链技术保障档案真实性,提升档案利用效率。
六、加强人才培养与资金保障
-
专业能力提升 :定期开展档案业务培训,提高专兼职档案人员的业务水平,确保档案归档质量。
-
多元化资金投入 :争取政府专项基金、社会捐赠等多渠道资金,支持档案数字化、设施建设及特色馆藏开发。
通过以上措施,可全面提升档案馆的服务能力、管理水平和资源价值,为地方治理和历史传承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