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西红柿种植全过程的关键在于科学选种、精细育苗、合理定植及动态管理。选择抗逆性强、果型饱满的品种,育苗阶段需控温保湿,定植后通过水肥调控与病虫害防治保障产量,最终实现高产优质。以下是具体操作要点:
-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优先选用粉红或大红色抗病品种,种子用50℃温水浸泡10分钟消毒,再置于28℃环境催芽,60%露白后播种。育苗基质按每10平米配2公斤有机肥,确保苗期营养。 -
整地与基肥施用
选择非茄科轮作地,深耕30厘米并起垄1.2米宽。每亩施腐熟农家肥5000公斤作基肥,贫瘠地块可添加复合肥。定植前覆盖地膜保温抑草。 -
定植与密度控制
苗龄60天、环境温度稳定在10℃以上时定植。中晚熟品种每亩3500株,早熟品种5000株,行距60-80厘米,株距40-50厘米。定植后浇透缓苗水。 -
生长期管理
- 水肥:第一果穗膨大时追施磷肥20公斤/亩,盛果期每7天喷施复混肥溶液。保持土壤湿润,避免积水。
- 整枝:单干整枝保留主干,双干整枝留第一侧枝,及时摘除老叶病叶。每穗留果3-5个,疏除畸形果。
- 搭架:株高30厘米时插竹竿牵引,增强通风透光。
- 病虫害防治
苗期防立枯病,定植后重点防控青枯病和疫病。采用黄板诱杀白粉虱,喷施小檗碱等生物制剂,避免连作和田间积水。
提示:根据地域调整播种时间,华北春季4月定植,华南可秋播。采收前控水提升糖度,果实转色均匀后分批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