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分别对应公历的3月20日左右、6月21日左右、9月23日左右和12月22日左右,是二十四节气中标志四季转换的关键节点,具有昼夜平分或极值的特点。
-
春分(3月20日左右)
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北半球正式进入春季。此时气温回升,万物复苏,农事活动开始繁忙。 -
夏至(6月21日左右)
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标志着炎热夏季的开始。此时作物生长旺盛,需注意防暑降温。 -
秋分(9月23日左右)
太阳再次直射赤道,昼夜平分,秋季过半。气候转凉,农事进入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关键期。 -
冬至(12月22日左右)
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意味着数九寒天的开始。传统习俗中,冬至被视为“亚岁”,有祭祖、吃饺子的习俗。
总结:这四个节气不仅是天文现象的分界点,也深刻影响着自然节律和人类活动,兼具科学价值与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