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或个人涉及档案违法将面临警告、罚款(单位最高10万元/个人最高5000元)、没收违法所得甚至刑事责任,具体包括丢失、篡改、买卖国家档案等10类行为,且档案价值越高处罚越重。
-
核心违法行为
- 损毁与丢失:故意或过失导致国家档案损毁、丢失,按档案珍贵程度分级处罚,如永久保存档案灭失可能触发单位10万元顶格罚款。
- 非法操作:擅自提供、复制、公布、销毁档案,或篡改伪造内容,企业服务中违法则罚款上限达20万元。
- 权属侵犯:买卖、转让国家档案给他人或外国组织,除罚款外可强制征购档案并追缴违法所得。
-
特殊场景责任
- 安全失职:明知档案存在安全隐患(如虫蛀、火灾风险)未整改,或事故后隐瞒不报,直接责任人可能被处分。
- 跨境违规:私自携带禁止出境的档案或复制件,海关可没收并罚款,同时移交档案主管部门。
-
后果分级机制
- 档案价值影响:一般/重要/珍贵档案的处罚逐级加重,如伪造珍贵档案的个人最高罚5000元,单位罚10万元。
- 数量与情节:违法档案数量超过10件或造成无法挽回损失,按“特别严重”档处罚。
提示:档案管理需严格遵循归档、移交、销毁程序,避免因疏忽或牟利触碰法律红线。涉及跨境、数字化传输等场景应提前合规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