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履职清单编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如下:
一、核心问题总结
-
职责边界模糊
部分事项责任主体不明确,跨部门协同中存在职能交叉、多头管理现象,导致“无人负责”或“多顶帽子压一人”。
-
清单管理不规范
-
更新机制缺失,包含已取消事项或未纳入新业态管理;
-
分类标准混乱,常规工作与重点任务混列,未按合理标准分级。
-
-
执行与考核问题
-
实际办理流程与清单规定不符,存在“体外循环”;
-
考核中痕迹主义严重,过度强调台账留痕,正向激励不足。
-
-
资源与保障不足
-
人财物配置与重点事项不匹配,基层干部能力存在断层;
-
部分乡镇缺乏财政、技术等资源支持。
-
二、具体建议
-
明确职责边界
-
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通过专题会议厘清职能交叉事项(如水利设施维护);
-
严格属地管理,避免上级部门责任转嫁,形成“一岗双责”清晰格局。
-
-
规范清单管理
-
建立动态更新机制,及时剔除已取消事项并纳入新业态管理;
-
按照工作性质、紧急程度等标准分级分类,确保清单科学合理。
-
-
优化执行与考核
-
简化办理流程,消除“体外循环”,强化数字平台整合;
-
建立以工作成效为导向的考核体系,减少痕迹化管理,落实正向激励机制。
-
-
强化资源保障
-
加大财政投入,保障基层履职经费;
-
加强技术培训,提升干部数字化治理能力,缓解老龄化干部压力。
-
三、制度优化方向
-
自下而上制定 :结合本地实际,通过调研形成清单,避免生搬硬套上级模板;
-
协同联动机制 :建立“街乡吹哨”联动机制,提升多部门协同效率;
-
长效监督机制 :通过群众监督、举报渠道强化清单执行监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