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预拱度设置的核心原则是抵消结构荷载下的挠度变形,确保竣工后线性平顺。关键要点包括:预拱度值需综合恒载与活载挠度计算,跨中设为最大值并按抛物线分配,且当挠度超过跨径1/1600时必须设置。
-
计算依据:预拱度值为恒载挠度与1/2活载挠度之和。若预应力长期反拱值大于荷载挠度,可不设预拱度;反之需按两者差值设置。钢桥需考虑纵肋对刚度的影响,避免预拱度计算偏大。
-
分配方式:跨中预拱度最高,两端为零,中间按二次抛物线或直线分配。例如,35米T梁跨中预拱度5.4cm,抛物线方程为(单位:cm)。
-
特殊工况:位于竖曲线上的桥梁需调整预拱度,与竖曲线凸凹一致;组合梁需明确混凝土桥面板浇筑时机(钢梁或叠合截面承重),否则会导致预拱度偏差。
-
施工控制:通过台座顶面下凹或调整立模标高实现预拱度,并持续观测变形。例如,铁路桥梁因预应力较大,存梁期上挠值变化比公路桥梁更显著。
提示:预拱度设计需结合实测数据与理论计算,尤其关注混凝土收缩徐变、施工工序的影响,动态调整以确保桥梁长期使用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