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并轨后,事业编退休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职业年金四部分构成,计算方式与企业职工基本一致,但缴费基数、视同缴费指数和职业年金等因素仍使待遇水平普遍较高。
-
基础养老金
以退休时当地上年度社平工资为基数,结合平均缴费指数和缴费年限计算。公式为:
事业单位人员因缴费基数较高(普遍1.0-1.5)、工龄长(含视同缴费年限),计算结果通常优于企业职工。例如,平均缴费指数1.57、缴费35年者,基础养老金可达社平工资的51.5%。 -
个人账户养老金
按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发放。事业单位人员因强制足额缴费(个人工资8%),账户余额积累较多。例如,账户余额10万元、60岁退休(计发月数139)者,每月可领约720元。 -
过渡性养老金
针对2014年10月前参加工作的“中人”,补偿未建立个人账户的年限。公式为:
视同缴费指数与职称挂钩(如副高职称1.4-1.6),工龄越长金额越高。例如,视同缴费30年者,过渡性养老金可达社平工资的52%。 -
职业年金
事业单位专属补充养老金,单位缴8%、个人缴4%,按月领取(计发月数同个人账户)。例如,账户余额12万元者,每月可领约887元,但领完即止且需缴税。
总结:并轨后事业编养老金计算更透明,但高基数缴费、职称优势及职业年金仍保障待遇水平。建议提前核对缴费记录,关注职称晋升和年金积累,以优化退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