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宿
中国古代将天空中的可见星辰划分为二十八组,称为二十八宿,而非三百六十五个。以下是具体信息:
-
二十八宿划分
-
东方青龙七宿 :角、亢、氐、房、心、尾、箕
-
北方玄武七宿 :斗、牛、女、虚、危、室、壁
-
西方白虎七宿 :奎、娄、胃、昴、毕、觜、参
-
南方朱雀七宿 :井、鬼、柳、星、张、翼、轸
-
-
星宿别称
每个星宿都有对应的别称,例如:
-
角宿(木蛟)、亢宿(金龙)、氐宿(土貉)等
-
斗宿(木獬)、牛宿(金牛)、女宿(脑)等
-
-
功能与象征
二十八宿与五行、方位、季节等对应,如:
-
东方青龙七宿对应春季,北方玄武七宿对应冬季
-
木、火、土、金、水五行分别对应不同星宿
-
-
历史与文献
该体系最早见于《史记·天官书》,后经汉代高诱等人完善,成为古代天文历法的重要基础。
总结 :中国古代仅有二十八宿体系,共包含四组七宿,每宿对应特定方位、五行及自然现象,而非三百六十五个星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