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会计制度改革正通过数字化赋能与系统化协同加速推进,核心亮点包括: 强化权责发生制核算基础、构建预算与财务会计平行记账体系、打通政府会计数据孤岛,并通过智能化技术提升财政管理效能。以下是改革的关键进展与实践路径:
-
双轨核算体系落地
新制度建立预算会计(收付实现制)与财务会计(权责发生制)两套科目,实现“平行记账”。例如,某市财政局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中嵌入总会计核算模块,确保数据独立又衔接,综合反映财政运行全貌,显著提升信息质量与利用率。 -
数据协同破除壁垒
改革注重财政内外联动,通过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实现235家预算单位与财政总会计数据的互联互通,建立自动对账机制。与人民银行等外部系统对接,归集核算信息,提升国库管理效率。 -
技术驱动智能化升级
多地通过升级核算系统实现90%业务凭证自动生成,减少手工操作。江苏省运用总会计数据构建库款预警、基层财政监测等场景,深化数据治理能力。 -
人才与制度双保障
通过分层培训强化基层人员实操能力,并组建专家团队制定标准化科目体系。例如,江苏省财政厅开展4期全省培训,覆盖市县乡三级,确保改革平稳过渡。
总结:总会计制度改革正从技术、数据、制度层面重塑财政管理体系。未来需进一步优化系统兼容性,深化数据应用场景,以全面支撑现代财政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