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和国家的十大监督体系包括: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
-
党内监督:主要指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之间的相互监督,确保党员干部遵守**党规,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
人大监督:指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国家机关的监督,确保这些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
民主监督:指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等对中国***及国家机关的监督,通过提出意见、建议等方式,促进科学民主决策。
-
行政监督:指行政机关内部及行政机关之间的监督,包括上级对下级的监督、下级对上级的监督以及行政机关内部的层级监督等。
-
司法监督:指司法机关对行政机关、监察机关等的监督,包括检察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以及法院对行政机关的监督等。
-
审计监督:指审计机关对各级政府及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等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等的监督,确保财政资金的合法合规使用。
-
财会监督:指财政部门和会计机构对经济活动的监督,包括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对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督等。
-
统计监督:指统计部门对经济社会运行情况的监督,通过统计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发布,为宏观调控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
群众监督:指广大人民群众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通过**举报、投诉等方式,维护自身权益,促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履职。
-
舆论监督:指新闻媒体等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通过报道、评论等方式,揭露问题、反映民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这些监督体系相互衔接、相互协调,共同构成了党和国家的监督体系,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