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虽属江苏省,但因历史渊源、地理邻近和经济辐射,常被戏称为“徽京”。 这一说法源于南京与安徽的紧密联系:历史上曾长期统辖安徽,如今仍是安徽东部城市的经济文化中心,且两地方言、饮食等文化高度融合。
-
历史行政一体性:清朝初期,南京是江南省(含今江苏、安徽)的省府,康熙六年(1667年)江南省拆分后,安徽布政使司仍驻南京长达百年,奠定了南京对安徽的治理基础。太平天国时期,南京(天京)更直接管辖安徽部分区域。
-
地理与经济腹地:南京紧邻安徽滁州、马鞍山、芜湖,直线距离比到省内苏北城市更近。安徽东部城市将南京视为交通枢纽和就业中心,南京都市圈更纳入芜湖、马鞍山等安徽城市,形成跨省联动发展。
-
文化同源与认同感:南京方言与皖东方言同属江淮官话,饮食习俗(如盐水鸭、小龙虾)相通。安徽人占南京外来人口比例高,民间戏称“南京是安徽人的省会”。
当前,南京作为长三角门户城市,其“徽京”标签实为区域协同的缩影,既反映历史纽带,也凸显跨省融合的现代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