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被称为"安徽的省会"主要是因为地理位置、经济联系、文化认同和历史渊源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作为紧邻安徽的江苏省会,南京对周边安徽城市的辐射力远超本省其他地区,形成了独特的跨省联动效应。
-
地理相邻,交通枢纽
南京与安徽马鞍山、滁州等市接壤,高铁到合肥仅需1小时,到芜湖仅30分钟。南京禄口机场服务了大量安徽旅客,地铁S3/S8号线直通皖东,使南京成为安徽东部地区实际上的交通中心。 -
经济吸附效应显著
2024年数据显示,南京都市圈60%外来购房者来自安徽,芜湖、马鞍山等地30%以上企业总部设在南京。安徽城市主动对接南京的"宁滁一体化""宁马产业园"等规划,形成产业链互补。 -
文化同源与人口流动
明清时期南京管辖过安徽部分地区,方言同属江淮官话。当前约200万安徽人在南京工作生活,占常住人口23%,皖籍学生占南京高校生源的35%,催生出"徽京"的民间称呼。 -
公共服务共享
南京三甲医院40%住院患者来自安徽,安徽多地医保卡可在南京直接结算。南京图书馆、博物馆的访客中,安徽居民占比超两成,教育资源跨省共享已成常态。
这种特殊关系既反映了城市群发展的自然规律,也提醒着行政区划调整可能存在的滞后性。随着南京都市圈正式获批,未来两省交界地区的协同发展还将进一步深化。